-
《切尔诺贝利》的作者,在新书里讨论福岛核危机
“尽管大型事故都是区域性的,发生在某一国家的管辖范围内,但事故造成的后果一定是国际性的。” -
《岛屿上的煎熬》:天堂之岛上的核危机及殖民者的谵妄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从街头抗议到绿党政治:全球反核运动为何难阻日本核污入海?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反核力量以政党的新形式走进政府和议会,游说、辩论和选票逐渐取代了激烈的街头抗议,反核运动变得越来越温和。 应对能源不足、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更加安全的核电技术,则成为拥核主义者的三大辩护理由。近年来,拥核主义还开始向议会、政府、传媒和国际组织渗透。 (本文首发于2021年4月22日《南方周末》) -
朝核危机一年来
朝中社一篇评论说得特别明白,该评论表示:近年来因为受到美国强权压制而中途弃核的国家的悲剧后果,进一步证明朝鲜的选择是“有先见之明和正确的”。在美国不断的核恐吓和制裁下,朝鲜必须有相应的解决方案,朝鲜的最后选择就是“以核对抗核”的战略决断。 -
【天下】朝美关系突然缓和的背后
中国要坚持的是,以中国为主导的六方机制仍然是解决朝鲜核危机和维护南北朝鲜和平稳定的合法有效机制。朝美的和解不能走偏到“架空”六方会谈,损害中国在这个地区的地缘战略利益。 -
伊朗站在战争边缘
对伊朗而言,则要在欧盟之外,尽快寻找到新的石油买家,以渡过制裁的危机。但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正在努力说服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减少对伊朗的石油进口。伊朗到底能撑多久,也是一个未知数。 -
德重启部分核电站反应堆
德国《商报》2月9日报道,德国供电商Tennet公司发言人称,严寒天气导致德国用电需求激增,德国供电网络运营商不得不决定重启部分此前已经关闭的核反应堆。据悉,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福岛核危机后,德国已经决定在2022年以前逐步废除核能发电,并关闭了其17座核反应堆中的8座,但其中5座被关闭的反应堆仍被留作后备供电源,以防意外情况导致其它能源无法满足供电需求。 -
日本核电的前世今生
作为世界上惟一遭受过原子弹攻击的国家,同时又是地震多发国,日本当初究竟是怎么突破重重阻力,让“核电立国”成为国家战略,并深入人心,进而成为世界第三核电大国的? -
“核”去“核”从?
但核电历史上几次大的故障,都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极端的、概率很低的环节上。在质疑者看来,这或许就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 -
监测核辐射,中国总动员
日本福岛核危机后的这场全网联动实时监测,是中国核辐射预警系统25年来“从未遇过”的一次超越了以往演习意义上的真正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