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致命车祸发生后:重审智驾

为凸显自家产品较基础L2功能的提升,车企在市场宣传中大量采用“高阶智驾”等五花八门的命名方式。

责任不应单纯只从分级上进行界定,而是要根据用户即时的使用状况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情况等进行细分界定。

“现实世界给整个智驾系统开发增加了难点。”

责任编辑:冯叶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在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发生致命事故。视觉中国/图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在安徽省铜陵市高速公路发生致命事故。视觉中国/图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在安徽省铜陵市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撞上隔离带的水泥桩,其后发生燃烧,致车上3名大学生全部死亡。

她们的意外离去激起千层浪,把风头正劲的小米电动车拖入舆论漩涡。

4月1日午间,小米集团(01810.HK)在微博发出首份声明,对事故经过进行了描述: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速度约为97km/h。

据声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一秒钟之后,NOA被接管,进入人驾状态,方向盘往左转角22.0625度,制动踏板开度31%,之后两秒之内,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

这意味着,从NOA系统报警到车辆碰撞,间隔2-4秒。

当前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逝者家属及小米方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未能进入事故现场。

小米创始人雷军4月1日也在微博上发文回应称,“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

但事故引发了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车辆安全设计(如车门是否锁死)、小米公司的处理速度和态度,以及施工安全管理的质疑。

尤其是智驾,正是当前车企们争抢用户的主打配置,新车型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WoW Oranges
回复

WoW Oranges

04-08

我拿了好几年了,一次没开过车。这跟驾驶证没关吧,感觉跟个人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关系

165****7873

04-03

驾驶证拿多久了?

见山
回复

见山

04-08

正如文中所说,在现实中,很少有消费者会打开看完厚厚一本说明书,详细阅读技术参数。可是往往代价也是惨痛的,监管部门要加快基础的准入门槛的制定,否则到最后大家各自发挥了。

日升之屋
回复

日升之屋

04-08

事故仍在调查中,警醒我们未能对智能驾驶有过高期待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04-07

智驾跟智驾不一样,L2跟L2差距也很大,新技术可以用时间和金钱去验证,也可以短时间拿人命去验证,这是车企和消费者的取舍。车企卷来卷去,没有赢家。

136****2744
回复

136****2744

04-04

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的高收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新技术应用比例过高,确实存在风险。

186****8096
回复

186****8096

04-04

开的速度那么快,探测到了再通知也就到了。探测距离和速度的关系

北半球蒲公英

04-03

从NOA系统报警到车辆碰撞,间隔2-4秒。谁能反映过来,让小米智能设计人员按照这个速度和时间,去做碰撞测试,简直是玩笑。

虚构1班—希音东听
回复

虚构1班—希音东听

04-04

智驾并非盲驾

HOT
回复

HOT

04-03

政策规则滞后于市场必然会出问题,但是先让产品野蛮生长再慢慢规范似乎是常态,那消费者更应该理性消费,多做做功课,不要盲目相信广告,自己的生命自己得负责才行!

139****8826
回复

139****8826

04-03

其实,这篇文章点到了关键:对智驾夸大其词,严重误导消费者!导致实际驾驶中盲从所谓的自动驾驶,包括抖音、微信视频都有人在炫耀“自动驾驶”。这是无知还是一种炫耀心态?国家扶持所谓的新能源车发展(我不认同这个新能源车叫法),也不能任由厂家像卖地摊货那样每逢新品发布都是功能如何如何,结果又被现实种各样的问题和车祸现场打脸!

西方不无
回复

西方不无

04-03

生命大于天。

shaoxiyu
回复

shaoxiyu

04-03

智驾与生命,不可同等度量,却放在一起比较,很难有正确的选择!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04-03

建议国家立法,对车子关于安全性方面的宣传严禁夸大其词,一定要树立这个边界。冰箱彩电大沙发随便吹,智驾就算了吧

HHS
回复

HHS

04-03

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只能识别车辆而不能识别障碍物,公众在对智驾系统的认识中普遍缺乏对这点了解,和车企在宣传中过度夸大智能属性,模糊化智能驾驶的边界有关。

故事
回复

故事

04-03

智驾也只是辅助而已。关健还是自己本人的意识,别说是大学生,没有一点安全意识,即是专家也是教训。

137****9478
回复

137****9478

04-03

以后各位造车新势力吹牛会谨慎些

墨白
回复

墨白

04-03

实话说,国家用标准和门槛来给新能源汽车降降温步入理性进步与深度研究阶段,要好过用一个个血淋淋的生命来给新能源降温,这就不是降温了,而是彻底丧失信任和认清。

189****2891
回复

189****2891

04-03

夸大的肆意宣传,缺失的行业标准,可惜的死者生命。

139****6263
回复

139****6263

04-03

智驾存在过度宣传、权责不清、标准缺失等问题,事故敲警钟了!

186****2619
回复

186****2619

04-03

智驾只是车辆的一项功能 预期可以充分信任它 不如更好了解它 毕竟是自己坐在驾驶位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04-03

从NOA系统报警到车辆碰撞,间隔2-4秒。谁能反映过来,让小米智能设计人员按照这个速度和时间,去做碰撞测试,简直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