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布强奸谣言只补偿1300元?司法应平等保护所有人的名誉权 | 快评
造谣诽谤与诬告陷害会给受害者带来“社会性死亡”的人格权利受损,对他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造成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不管涉事人员出于何种目的,造谣诽谤带来的侵权后果都可以非常严重。公权力理应摒除“性别偏好”嫌疑,一视同仁地打击造谣诽谤行为,震慑那些潜在的幸进之徒,同时依照比例原则给予受害者对等的司法救济,还他们一个公道。女子举报医生丈夫与护士长出轨,不应成为罗生门丨快评
事实上因为感情问题而造谣诽谤对方的事并不新鲜。2020年,重庆男子罗冠军被前女友梁颖控诉强奸,引起了网友对罗的讨伐。然而这其实是感情纠纷,警方认定没有强奸犯罪事实。但梁颖事后的道歉,并不能解除罗冠军“社会性死亡”的后果,罗冠军被工作单位辞退,半年时间搬了3次家,工作换了3份。网暴造成社会性死亡,应关注其危害:对话全国人大代表贾宇
“传统生活空间里,对个体的诽谤没有那么大扩散力。但本案(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中的诽谤在互联网中快速、广泛传播,受害人的名誉受到严重损害,且破坏了广大公众的安全感。” “司法机关在惩治网暴时,会从现行法律中找到对应行为的定性,侮辱就是侮辱罪,诽谤就是诽谤罪。但网络暴力的危害性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会造成受害人‘社会性死亡’,甚至直接导致受害人自杀身亡。” “我认为网络空间不是虚拟空间,它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生活场域。伴随着大数据、元宇宙等概念及发展趋势,网络越来越深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法治研究不仅不能回避,而且要同步。”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3日《南方周末》)最高检:社会性死亡类案件对当事人是天大的事情
敲诈勒索是古老的罪行, 在网络小作文频出的时代更具破坏性
敲诈勒索这古老的恶行,在现代网络时代,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具破坏性。快打钱,倒计时,三二一……什么你脖子硬,拒绝“钱有多少打多少”?那我就发网络小作文咯,让你一日之内“社死”。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1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