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妈妈,自闭症女儿
朱矛矛的父母都患有精神疾病。在成为母亲的第四年,朱矛矛自己也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后来,她的女儿确诊了自闭症。 有精神类疾病家族史的女性能不能做好一名母亲?特殊儿童家庭的夫妻关系如何维持?特殊儿童如何融入普通学校?……尽管朱矛矛的经历并不普通,但她所记录的女儿成长和康复的点点滴滴,呈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如何养育自闭症孩子的故事。诗人灰娃去世,留下“天真,高贵,自然的生命声音”
2025年1月12日,诗人灰娃逝世,享年98岁。 灰娃原名理昭,1927年生于陕西临潼,1939年入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1946年随第二野战军转战晋冀鲁豫地区,1955年初进入北京大学俄文系求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编译社工作。1972年,灰娃开始写诗。她出版了诗集《山鬼故家》《灰娃的诗》《灰娃七章》、自述《我额头青枝绿叶》等,曾获“柔刚诗歌奖”“中坤国际诗歌奖”等。 她在诗里写出嫁、哭坟,写水井、纺车,写《心上的清泉》《美丽忧倦的大地》。在《野土九章》和《祭典》里,充满了乡俗民风、人情世故、生老病死、节庆悲欢。她把这一切都叫作“生活样式”。 灰娃忠诚地守护早年所受的教育,笃信真实、自然和美好,道德与言辞上秉持“洁癖”;但在数十年的跌宕里,目睹种种颠倒的是非、信仰的崩坏、各种斗争与非人行径的上演,让灰娃生出巨大的恐惧,一度求解无门。“我很伤心失去的那些很有人情的、深意悠远的文化气息,我们中国人怎样看待宇宙自然、人、生命鬼魂;怎样度过一年中那些特殊日子;季节更替、二十四番花信风次第吹拂大地人间,这些神秘奇妙情境,先人们如何迎来送往它,又怎样地接待并且送上那些流浪者、乞讨者、五体投地朝山进香的圣徒?每当这种种时节,人们的服饰、仪容、举止无一不是关乎人文、文化及文明,难道这些都是万恶的四旧?必得砸烂铲除而后快吗?”对于往昔种种美好的丧失,她曾有刻骨铭心的痛惜。 写诗,成了灰娃自1970年代一个并非自觉的出口。每个字仿佛岁月凝结,又让读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岩浆。文学评论家谢冕称灰娃的诗风诡异奇绝,毫无师承,独此一个。灰娃却道,自己是无意中走到诗的森林、诗的园子里来的。她只是牢牢地记得那句:“宇宙神说:地上的路,你还没有走完,每个人必须走完自己的路,这就是人生。” 2020年秋,因新诗集《不要玫瑰》面世,灰娃接受了《南方人物周刊》的采访。采访中又一次触及到生活样式,她忽地直起身,“我的结论就是,人类永远依着美和善往前走。” 本文原刊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653期,重发以示缅怀。一个好口碑的孤独症康复机构,在一场大促销后倒闭
据媒体报道,针对孤独症儿童后续治疗问题,通州区相关部门协调对接了两家民办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定点机构。 一名专家建议,应该完善、普及公办特教学校,特殊儿童较多时可在普通学校设置特殊班。 就在出事前,这家机构进行了课程促销活动,100节网课售价1.7万元,买100节送20节。大米和小米:以商业手段更好地服务特殊需要儿童
社会创新需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找到用户需求的真正问题所在,围绕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这个过程中应坚持科学精神、坚守人文价值。孤独症儿童如何上学,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将有新探索
在邓猛看来,学校是学生最应该去的地方,需要送教上门的学生是极少数。根据他的经验,很多孩子本来能上学,一旦送教上门的学生比例超过5%,“说明学校和地方政府在推卸责任”。 特殊教育的对象不光是智力障碍、听力和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的孩子,普通学校中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情绪行为问题的儿童数量,远远超过特殊学校的残疾学生数量,“但一直没认识到他们也是特殊教育的对象”。两会公益观察丨融合教育之路:为特殊需要儿童“解困”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邰丽华提交了《关于推动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平等获得学前融合教育机会的建议》,认为特殊需要儿童在3-6岁阶段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并在建议中将造成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入园率低的主要原因概括为三点。 “所有幼儿园应当承担接收本社区内特殊需要儿童入园的主体责任,保障适龄特殊需要儿童就近入园、应随尽随。”邰丽华建议将“零拒绝”政策应用于学前教育阶段,还提出搭建有效的“医教康”协同机制、加大经费保障力度、系统促进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专业支持体系。殷健灵携新作《象脚鼓》亮相上海书展,讲述聋人女孩的追梦故事
8月15日,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在上海书展举办了“成长的律动”新书见面会,为广大读者带来首部以特殊群体为主角的励志儿童文学作品——《象脚鼓》。 小说讲述了一个聋人女孩追逐梦想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冬银在两岁时,被用药错误夺去了听力,一家人从此开始了艰难的求医旅程。 在希望破灭以后,冬银进入特殊学校学习,她是美丽的、善良的,但也敏感的、孤独的,直至她与象脚鼓相遇,她的舞蹈梦想开始闪闪发光。跨国收养儿童南昌寻亲记
“每年都有人回来,但从没有人找到过亲生父母” 一开始,洪盼并不知道自己将养育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但她也没花太长的时间做心理建设。南昌项目中,有的孩子患有脑瘫、唐氏综合征等疾病,被领养后,他们都得到了更好的治疗条件。 跨国领养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大比例下跌,至2016年下降至约一万一千例,下跌近75%。美国是跨国领养的大国,2013年尚有七千余跨国领养的案例,至2017年仅存4714例。与关爱相比,特殊儿童更需要被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被公平对待,而对待特殊儿童或者其他方面“特殊”的人,也许,尊重比关爱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