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孩子还会讲方言吗?
方言是中国文化内在丰富性的宝库和资源,各种不同方言,其背后也存在独特的地方性文化差异,储存着各地独特的思维、情感表达方式。如吴语柔软细腻、关中方言质朴厚重、四川方言幽默诙谐、粤语古雅潇洒,是中国历史文化丰富性的体现。如果这些方言最终都消失掉,那将是整个中国文化内部丰富性的巨大损失。 -
高语境、低语境: 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视角
低语境文化:人们在交际时,大量信息通过显性直白的编码来承载,信息含义通过语言可表达得很清楚,暗示信息较少,沟通者不需依赖环境去揣摩推测。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2日《南方周末》) -
四川公公以为备了“国酒”,结果我拿出了“果酒”丨记者过年
这是我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双方父母来到我们广州的新家一起过年,本以为能在岭南过一个温暖的年,没想到却遇冷冬。出乎意料的是,浙江和四川的生活和思维习惯发生碰撞,留下了很多有关柴米油盐的珍贵回忆。 (本文首发于2022年2月10日《南方周末》) -
默片解说员:电影的注脚,时代的切片
辩士,正是东西文化融合的产物。由于早期西方默片内容与日本文化差异较大,辅助观众理解电影的“辩士”便应运而生。继承着日本文艺基因的辩士制度,将日本传统欣赏习惯与西方电影无缝对接,老百姓自然喜闻乐见,辩士也随之成为大众偶像。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2020年第25期) -
中美合拍电影《巨齿鲨》背后的故事:“中国人不会直白地对孩子说‘我爱你’”
2018年8月10日,李冰冰主演的中美合拍电影《巨齿鲨》在中国内地和美国同步上映。在这部具备动作、科幻和冒险等多种元素的电影中,李冰冰不仅与好莱坞动作明星杰森·斯坦森有大量对手戏,还要讲不少英语台词。 中国元素在影片中较为自然,不突兀。除了演员与剧情,看得到的中国元素,有上海的城市景观,海南三亚万人游泳的拥挤场面,甚至那只巨齿鲨都很喜欢中国食物。德特杜巴也试图展现更多“隐形”中国元素,如含蓄的情感观,中美文化差异。片中,泰勒问起张苏茵,父亲在她准备出发执行危险任务时,对她小声说了什么。苏茵回答:“他只是让我小心。中国人是不会直白地对孩子说‘我爱你’的。”这个细节,是赵文瑄告诉德特杜巴的。 -
历史文化决定道路选择
文化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更美好。 -
这是一份胆小鬼测评书单
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差异决定了恐怖小说的内容,它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某个特定人群的真实面貌,隐藏在中日美恐怖小说背后的到底是什么? -
欧洲食品抢滩中国
为推销自己的食品,欧盟各国官员正纷至沓来,这是2012年中国对进口食品实行统一管理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文化差异、谨慎的政府管理,虽让好事多磨,但中国的13亿人口、与欧洲互补的食物习惯,让欧洲人依然对此充满想象。 -
洋妞到我家
一个“怨妇型”大龄妈妈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产生种种不满,天天抱怨,为了早日能带女儿出国,她超越家庭承受力,请来了哥伦比亚藉互惠生吃住在家,教5岁女儿学习英语。文化差异带来了种种碰撞、误会甚至是危机,让孩子成长,也让妈妈开始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妈妈发现在外国互惠生们的眼睛里,中国很强大,也异常美丽,所有她不堪忍受的主观、客观困境,其实在外国甚至是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真正的改变在于自我对事物的看法和做出的选择。 -
保证新一代中美领导者能在一起共同协商
今早有一则新闻报道说在2012至2013年间共有235000名中国学生在美国大学学习。这一数据让我激动又自豪,因为这就是去影响未来、打破文化差异,并保证新一代的中美领导者能走到一起共同协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