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解决语言壁垒与版权保护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吴义勤谈网文出海
长期以来,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海外对中国文学的形象都有一定的偏见。一些海外读者认为中国文学都是政治化的、意识形态化的、宣传化的。 现在我觉得AI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当前,以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高速发展,为网络文学出海翻译带来创新增量。 -
澳门松山:坐看风云际会
镜湖医院北门前的孙中山铜像与平素常见的“国父”立像不同,并非目光炯炯、坚毅稳健的政治家形象,而是披着白大褂、戴着听诊器、目光深沉、凝神思索的医师形象。或许,正是松山脚下的沉思促使这位年轻的医师走出诊所,离开澳门,奔赴国运潮头。 而松山脚下发生的这些往事,注定会成为一个文明古国在现代化的曲折进程中几个韵味悠长的注脚。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
昂山素季“头号政敌”:缅甸总司令敏昂莱的高光时刻
敏昂莱深知过去军方名声不佳,也做了种种努力试图改善形象,把军队打造成当前民主转型的推动者角色,为此他不惜顶着军内的异议大力进行军队改革。 他在Twitter和Facebook上都开设了账号,Facebook账号粉丝数一度高达130万。这些账号或发布他出席会议的消息,或分享他出访旅途中的趣事,或关注健身运动,此外,也会抱怨某些势力对缅甸的“欺凌”。 2018年和2019年间,Facebook和Twitter先后以防止“仇恨和错误信息扩散”为由,删除了他和其他几位缅军将领的账号。这让他在特朗普之前,成为美国社交媒体平台第一次封禁一个国家的军事或政治领导人账号的“受害者”。 -
党史学者黄骏的2019书单
《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修订版)是一部从政治文化史视角诠释孙中山身后事的论著。该书以中山陵为考察主轴,剖析了国民党政权如何借用中山陵来塑造政党形象及向社会大众传送理念。 -
寻访法国大革命遗迹: 最宏伟的“实验剧目”
发生在230年前的法国大革命,并不仅仅是法国的变革,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中,从殖民地独立运动到欧洲民族解放运动,乃至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无数的政治运动继承了这笔革命遗产。而在巴黎留下的遗迹与作品里,这场大革命向世人展示的自身形象也逐渐清晰。 -
特朗普的“打卡”外交,只为竞选连任造势
在一系列的不利因素面前,特朗普需要一场立竿见影的外交活动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身上,树立自己“有所作为”的形象。毕竟,和纷繁复杂的内政相比,外交是总统专属的舞台,想做就可以做。而朝鲜自从河内特金会失败以来,也需要重启对美关系,希望能尽快取消制裁。两位领导人的共同政治需要促成了这次仓促的“外交秀” -
游览车事故频发,台湾怎么了?
经常发生的游览车重大事故重创台湾形象。很明显的是出了系统性的、结构性的问题,别说是大陆观光客,就连台湾人也无法置身事外,用这几年台湾政治流行语来说就是“全民共业”。 -
该治理而非管理
作为一个从事政治学研究的复旦人,我想就复旦形象片“东大门”事件反映出来的治理模式作些探讨。尽管我们的分析源于个案、源于复旦,但是要揭示此类问题的根由,也不妨超越个案、超越复旦。 -
尼克松访华接待工作幕后琐记
尼克松访华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中方却因国家形象、外交观瞻的政治需求,吹皱了一池原本封闭的静水,深深地触动了京城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某些改变的机遇和可能。 -
“核心价值”课,这么上!
最近内蒙古集宁第一中学校长李一飞提出,应将政治课改成公民常识课,不要喊那些空洞的理论。那么民主、法治、爱国、友善……如何让孩子们真正理解透彻?那就需要有教材加以形象化的表达。希望未来的“核心价值课”有用心编写的教材,有循循善诱的良师,还能上得引人深思又能趣味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