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你想被怎样埋葬?
从“糖果自动贩卖机”式的骨灰盒到混着死者DNA的记忆玻璃,从骨灰画像到骨灰烟花筒……在美国,个人主义、环保意识与科技驱动的体验经济正在改写人们对死亡的认知,殡葬业的变革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遗体处理方式、葬礼仪式和纪念品的多样性,既蕴含着人对个性的追求,也体现了人在死亡面前的“不平等”:“在死亡后,如何处理遗体以及允许哀悼者如何纪念或对待死者,往往体现了一个社会在阶级、性别、年龄、宗教、种族和信仰方面存在的所有不平等。有时,就像美国穷人没有‘权利’获得公共资助的葬礼一样,死者之间的不平等甚至比生者之间更大。”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准入”难度加大,中国企业如何突围?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上,中国企业不仅要主动适应国际标准的监管要求,也要找到具有竞争力的突围路径。16个月,79个城市:他试图重新定义“躺平”生活
通过FIRE生活(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本土化实践,探讨不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与可能性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AI医生“坐诊”
医生和病人沟通时,往往会采用一些模糊的说法以表示不确定性,例如“大概率是肿瘤,不除外良性”,AI则擅长通过量化指标来表示结果的多样性,例如“肿瘤可能性是89.3%”。AI参与其中,究竟会提升医生和算法的沟通效率,还是增加沟通成本,仍需探索。 当AI和医生出现分歧,如果医生忽略,AI就没有价值;医生若完全接受,可能会削弱其权威和责任。毕竟AI没有行医执照,所有诊断书都要医生签字。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议题重要,但如何量化?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备受关注,企业作用关键但面临诸多挑战。企业在构建科学数据及指标方面困难重重,如数据监测难、衡量标准不统一等。金融向绿,如何助推低碳经济破浪前行|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过程中,金融业积极发挥资源配置优势,给予绿色产业有力支撑,但是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场景的丰富性仍待拓展,金融机构对项目的绿色效益、ESG风险和价值的测算能力也应进一步提升,真正纳入投融资各环节,为经济社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题没答完就交卷,COP16的成果与遗憾
“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没有资金支持的发展中国家交不出保护计划、难以配合监测,而发达国家希望先解决计划和监测问题再出资。” 同为1992年通过的公约,守护自然和气候的承诺总是像促销商品一样被捆绑在一起讨论,但相较于更热门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讨论显得薄弱。全球共议保护自然,但钱难谈拢?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OP16的谈判重点,就是让各国拿出行动计划和资金,但议程过半,计划和钱都远未落实。萨拉热窝 :围城记忆
“穆斯林望着伊斯坦布尔,塞尔维亚人望着莫斯科,而克罗地亚人望着梵蒂冈。他们的爱寄托在远方,而他们的恨却横亘在眼前。爱那么远,恨却那么近。” 这段话,如同一面镜子,深刻地映照出波黑战争的心理根源。 萨拉热窝,这个爱与恨的交汇点,长期以来被誉为“欧洲的耶路撒冷”,就像一个微型宇宙,映射出整个波黑乃至南斯拉夫的多样性。2024驻华武官团年会及汾酒国际嘉年华活动在京举行 以酒为媒 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