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举鄂州:驻节武昌时期的岳飞
屯兵鄂州七年的岳飞闻讯出兵,挥师逆袭,大举北伐,这就是岳家军在郾城、颖昌等战役中大展神威连败金军却又因十二道金牌功亏一篑的绍兴十年北伐。 归根结底,正如本文开头所介绍的“鄂州”与“武昌”地名的逆转一样,南宋军队的服务对象其实也在朝廷与岳飞之间发生了逆转:朝廷要的并不是一支服务国家的军队,而是服务赵家一己之私的私兵,而岳飞在鄂州编练的岳家军,才是矢志北伐,收复旧都,打过黄河,直捣黄龙府的南宋军队。 岳飞、岳家军乃至南宋王朝的悲惨命运,正是根植于帝制时代的这种悖逆之中。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到东晋的时候,就有人想把刘备抬成正统了。因为东晋和刘备的蜀汉有相似之处,都是血统上有合法性,但是失去了传统的核心中原地区。再到后来,南宋也是如此,所以朱熹给人讲《资治通鉴》的时候,也是改用蜀汉的年号纪年,而不是像司马光那样,用曹魏的年号。西风残照:永历和他的流亡路
通读南明史,虽有“分韵唱和,悲吟彻旦”的瞿式耜和张同敞选择舍生取义,“为明三百年忠臣之殿”的张献忠义子李定国殉身缅海,奈何更多的是大小官吏接二连三的叛变、反水,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弃国家如敝履,还有通过对故主斩尽杀绝,来表达对新主绝对忠诚的吴三桂之流,南明终不能像南宋得以延续国祚,偏安一隅。南宋假公主案与姜夔词中的亡国之痛
姜夔将在部分南宋人中流行的、认为柔福公主被冤杀的故事融入词中,以“咏梅”加以巧妙掩饰,范成大激赏之,“把玩不已”。荡漾出一湖碎金:“美食荒漠”背后的杭帮菜
杭州真的是美食荒漠吗?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东南形胜”图更胜从前,如何才能让杭帮菜蕴含的诗情画意不再化作一场落寞的空欢喜?寻找宋六陵:千年攒宫、百年风雨、十年考古
对于大众来说,宋六陵考古的意义也许就是不断地求索。“北宋、南宋之间的政治文化是如何传承的,通过文献我可以讲,现在结合考古,有时候会更准确一些。那个时代的人是怎么营造他们的政治符号的?他们动用了什么样的力量来把握这个政治符号,形成了什么样的一种文化向心力?帝王陵更多的是在这个层面上来体现它对于现代人的价值。”李晖达说。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8日《南方周末》)淮食杂俎,何以淮安
2021年淮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美食之都”,和之前入选的成都、顺德、澳门、扬州平起平坐;但私下里不得不承认,淮安在美食上的名气,远逊于这四个城市。 淮安地区南北饮食习惯有不小的差异,古淮河以南接近扬州,以北接近徐州,“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因为南宋正是在淮河一线,与金、蒙古对峙了一百五十年,足以造成这个差异吗?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汉字,将中国凝聚为一个政治、文化共同体
闽南语底层在南北朝,和中原洛阳正音差异极大,客家话底层在唐朝安史之乱,而现代吴语、粤语的底层则形成于南宋,但都不妨碍通过汉字的书写、阅读和交流。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千年之后的古今对话:悲剧英雄王安石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讨论王安石变法的时候, 我们要讨论到哪一个层面?”
刘成国的转变似乎暗合了九百多年来对王安石的态度的来回摆荡。硕博连读时,刘成国“喜欢、推崇”王安石;参加工作后,随着对变法弊端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对变法的评价转为“怀疑、否定、批判”;然而“直到完成年谱的撰写,阅读和思考的范围都有所拓展,我最终还是倾向于肯定熙宁时期所实施的大部分新法”。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