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后的古今对话:悲剧英雄王安石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王安石。 (视觉中国/图)

日本学者三浦国雄所著《王安石——立于浊流之人》于1985年出版。在这本日语著作中,三浦先生“访谈”了很多已经作古的先哲。宋代的朱熹、明代的杨慎、清代的蔡上翔、近代的梁启超,都在他的“访谈”里围炉共话,品评王安石的人品、事功和学术成就,三浦先生把这次“访谈”称为“天上的研讨会”。

2021年,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之际,这本书的中译本于6月出版,南方周末记者沿着三浦先生的道路,再一次采访诸位先贤。在上次访谈里,三浦先生和他们畅聊了王安石的方方面面,对王安石变法的讨论似乎并不充分。所以,这次采访的主题就限定在王安石变法。

以下对话为虚构,但均以史实为依据,古人发言内容来自各种史料。

“王介甫,小丈夫也”

南方周末:三浦国雄先生采访你们,已经是36年前了,2021年是王安石诞辰1000周年,想必还有很多人想聊聊王安石吧?

苏辙:我先来说吧,我和王安石是同时代的人。我读了王安石早年的诗《兼并》,诗是这样的:“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这诗里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他认为天子应该完全掌握天下大权,赋税收取和财富分配都应该出自天子,以天子的权力来重新分配天下财富,抑制兼并、惠及下民,不然的话,他所谓的“俗吏”和“俗儒”就会凭权力中饱私囊。

我认为他的见识就是一个“小丈夫”般的见识。能使富人安保其财富但国家要制约他的骄横,同时使下层民众也安于他的处境但国家为他们提供最低保障,不使他们感到匮乏,富人和穷人在社会中相对而立,这个社会才能长久发展,天下才能安定。但王安石这个小丈夫,没有长远的眼光,他不忍心看到下层受苦,又对富人嫉恶如仇,于是他立志于夺取富人的财富来惠及下层,却不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他获得权力之后,推行新法的结果,是让富人和穷人都平白无故多给国家交了钱,但无疑对穷人的伤害是更大的。

苏辙 (视觉中国/图)

南方周末:看来苏辙先生对王安石评价很低啊。不过据说您的父亲和王安石有一段个人恩怨,你们苏家一门都和王安石不对付,这样的评价不会是出于个人情感吧?

朱熹:苏家和王安石的恩怨,我们南宋人都知道。苏洵刚刚出道的时候,大家都交口称赞,说他文章好,只有王安石不以为然。后来嘉祐六年苏辙考“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了第四等次级,当时王安石任知制诰,理应由他来写任命文书,但他对苏辙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孤雨
回复

孤雨

2021-12-22

这设计好

爬坡的贝勒爷
回复

爬坡的贝勒爷

2021-12-19

二次罢相,抵不住漫天流言,挽不回大厦将倾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1-12-19

仁宗一朝之事,非由王安石变法之所为之,至少是就其始终而言之;荆公是被屡召而不就;乃是统计大师,若是荆公主持发行交子。

133****6617

2021-12-18

有创意!

佛系中年
回复

佛系中年

2021-12-18

“ 很多南宋人都把北宋亡国的历史责任上推给王安石变法。”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是【纸币的诞生】:纸币一诞生,持续通胀便如影随行―――>最终恶性通胀才是两宋亡的内因❗宋发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于金属货币携带不便,最初在益州一带出现了交子铺,以私人信誉担保,交子开始流通起来。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 年)益州知州将辖区内的交子经营权交给了十六家信誉良好、资本雄厚的富商,同时官府还对交子的发行进行监管,至此,民间交子发展到了顶峰,垄断了四川货币发行权的十六个富商,那是赚得盆满钵满。眼看交子收益巨大,朝廷过来摘桃子。在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大宋朝廷因为同西夏和辽的交战军费连年增加,眼看着财政黑洞越来越深,时任运转使的薛田建议宋仁宗收回交子的发行权来应付军费开支。在他的建议下,宋仁宗下令禁止交子铺发行新的交子,并将已发行交子全部收回。最初朝廷发行交子还有底线,有准备金。但后来…

130****2789

2021-12-18

能够不是悲剧英雄吗?王安石;呢吗的变法的处在那一大套《十三经》,尤其是《周礼》的正面清单之下;杜佑的在《通典》,已经是既是后知后觉,又还先验悬搁地批判着儒学的狭隘;一一若是无与儒之经典相对照,则是不必有;如是有得与之相对照,则是不必再有;一一只是配之以为之注疏一一;如此诚如杜佑之在《通典》近乎是在开头之所批判,难以不又叹惜直至戉戌变法之求,亦然之为悲剧英雄之为被历史精神之所反讽。千年之后的古今对话的又再听说,依靠卡尔.魏特夫的那一本,也还知道到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对于王安石的争论,并且是其问题的焦点的也还体现在邓广铭老先生的对于王安石的三次其本:王安石变法综候征的在与俄罗斯两位大泰斗的同时代,门槛讨论的在我们与我的中國心的饮冰室,梁启超仍然是在无意识之中在求中國的先发之势之所可能的在弯道超车。王安石变法的原材料感触的甚至于是不能够依靠胆敢一再过三峡的苏轼,如是如果之又可见变法的大成本之在心理

186****2853
回复

186****2853

2021-12-18

记得初中历史课 老师讲王安石变法 说他不是个好家伙 然 这种勇气决心 直至人心

133****6617
回复

133****6617

2021-12-18

有创意!

横横竖
回复

横横竖

2021-12-18

不予置评

130****2789
回复

130****2789

2021-12-18

能够不是悲剧英雄吗?王安石;呢吗的变法的处在那一大套《十三经》,尤其是《周礼》的正面清单之下;杜佑的在《通典》,已经是既是后知后觉,又还先验悬搁地批判着儒学的狭隘;一一若是无与儒之经典相对照,则是不必有;如是有得与之相对照,则是不必再有;一一只是配之以为之注疏一一;如此诚如杜佑之在《通典》近乎是在开头之所批判,难以不又叹惜直至戉戌变法之求,亦然之为悲剧英雄之为被历史精神之所反讽。千年之后的古今对话的又再听说,依靠卡尔.魏特夫的那一本,也还知道到普列汉诺夫与列宁的对于王安石的争论,并且是其问题的焦点的也还体现在邓广铭老先生的对于王安石的三次其本:王安石变法综候征的在与俄罗斯两位大泰斗的同时代,门槛讨论的在我们与我的中國心的饮冰室,梁启超仍然是在无意识之中在求中國的先发之势之所可能的在弯道超车。王安石变法的原材料感触的甚至于是不能够依靠胆敢一再过三峡的苏轼,如是如果之又可见变法的大成本之在心理

丁桥逐梦
回复

丁桥逐梦

2021-12-18

悲剧不悲剧我不管 还我苏东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