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上岗,浙江这样解决就医“烦心事”
“建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将医疗服务范围拓展到预防、筛查、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的全流程,动态生成个性化的患者健康画像,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和服务。” 针对航空急救花费高的问题,丽水市探索政府、保险、部门、个人“四位一体”航空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目前符合适应症范围的病人仅需承担45元/分钟航空医疗服务费用。 -
35家险企,谁更倾心于绿色金融?|2024年度“金标杆”
寿险业“绿色金融榜”显示,寿险公司重视绿色投资。中国人寿反超平安人寿,跃居第一。 绿色保险保费增幅远低于赔付支出增长。 在大数据技术支持下,更加精准的风险评估、更个性化的差别化保险费率已势在必行。 -
福寿园回应金沙抵制火葬风波:“我们不会乱收费”
目前中国去世人口的火化率只有58%,还是比较低的。上海约99%,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客户不花钱也能完成火化,需要额外付费的占总人数不到20%。个性化的收费项目,价格都上墙公示,客户可以根据需求自主选择。 -
宜家设计订购中心在深圳开业 带来个性化设计新体验
-
应对突发灾害,要培育民间社会的韧性
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被称为中国现代公益的起点,但民间社会的韧性也不是从来就有,而是在一次次灾害响应过程中发展而来。应对重大突发灾害,民间公益需看到政府救援所覆盖不到的地方,也需要不断创新救援方式、方法,照顾人们的个性化需求。 -
商业银行“香饽饽”,“塔尖”业务成为拯救者?丨透视金融业年报⑪
私人银行领域显露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包括中信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光大银行在内的4家股份行私行户均金融资产同比下滑;更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以私人银行资产规模位居行业之首的招行罕见地未对业内高度关注的私行金融资产总额予以公开。 2023年,13家银行共增加近16万个私人银行客户,总量已达149万户。倘若按招商银行2023年三季报私人银行户均金融资产作为年报户均资产以计算近似值,12家银行私人银行户均资产为1468万元。 在已公布相关数据的13家上市行中,仅兴业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低于个人客户增速,其他12家银行均在此项录得正值。这说明各行零售客户布局普遍向私行倾斜。其中尤以民生银行、工行和农行明显。 私人银行客户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高度定制化且具个性化安排的产品。大额保单和家族信托是较受欢迎的传承工具。 -
个性化新抗原癌症疫苗疗效喜人
个性化新抗原癌症疫苗已成为全球恶性肿瘤治疗的明星,全球目前共有超过九十项处于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大多数针对胰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难治型、易复发的恶性肿瘤。 -
ESG评级本身应有所分类,结果不能简单化
ESG评级对应企业高质量发展能力,在不同营商环境和文化土壤中会有所不同。应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套符合中国市场特色的标准或框架,从个性化与多样化方面真正指引企业高质量发展。 -
上蹭老下蹭小,追求体面的年轻人开始了“蹭式消费”?
“蹭式消费”的流行,打破了外界对于年轻人消费偏好的刻板印象。年轻人的消费不是追求个性化、时髦和体面吗?怎么现在要么“蹭”老要么“蹭”小,要么“老土”要么“低幼”? -
评论区“个性化定制”:短视频平台如何制造“信息茧房”?
技术本身的进步既不可避免,也无可厚非,面对技术可能加剧社会对立和撕裂的风险,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技术的异化问题,即本身应该服务于社会和公众的技术,为什么反而对社会和公众本身构成了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