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励:豪侠,贪玩鬼,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推荐理由: 2024年,方励执导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在院线上映。影片超越意识形态和国别视角,聚焦人在战争中的真实状态和战争留下的无法弥合的创伤。片中战俘们的抗争、士兵和渔民在绝境中展现出的人性救赎的力量、后代对亲人的刻骨思念,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震荡。 方励旺盛的生命力、共情力和好奇心成就了这部电影。银幕之外,他亦借此活出了富有浓度和趣味的人生。从方励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能量不仅仰仗其所拥有的资源,更来自于信念、行动力和气度。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愿他们不再成谜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沉默,铭记,重建——专访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亲历者后人
《里斯本丸沉没》 打破了某种历史的板结与沉默,但它不能成为故事的终结。毕竟,往事并不如烟。掩盖还是救赎,处罚还是宽容,记忆还是忘却,这些至今仍是战时世代和战后世代须共同直面的难题。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王升远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追问历史,直面现实|南周文化榜
2024年9月文化榜: 戏剧:《战争与和平》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剧集:《凡人歌》 图书:《正常接触》 特别关注:青年学者早逝 推荐人: 李静:剧作家,文学评论家 杨鹏鑫: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 谭飞:影视监制,《四味毒叔》创始人 伊夏:书评人,《西夏酒馆》播客主播《里斯本丸沉没》打捞沉没的记忆:中国渔民谱写人性与道义丨快评
历史叙事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传统的史学著作,也可以是实体的纪念碑、博物馆,还可以是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等等。而历史叙事的多寡、优劣、成败,决定着后人能否记住这一段历史。成功的历史叙事甚至可以成为宏大叙事、或是后人追捧的标志性事件,否则它也只能静静地躺在档案馆里,留在当事人与幸存者的脑海里,甚或鲜为人知。专访《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我明白失去亲人在一生中的痛苦
他们的父辈,尤其是当年遇难的家属,是被历史遗忘的人群。 我在拍摄时没想过票房,要想票房就不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