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搞“法律独立王国”:求解跨区协同立法难
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2023年年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向郑州、开封、许昌、周口等四市明确提出协同立法任务,以解决上下游标准不一致、管理不统一、治理不同步等突出问题。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强调要“指导地方探索区域协同立法”。针对“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事件,济南、郑州、商丘副市长被约谈
建成14年后启用:一座高铁站的重生之路
今年年内,已有万宁和乐站、神州站,郑州南曹站、孟庄站、贾鲁河站、运粮河站,北京亦庄站等多座高铁站投入运营。它们有的是闲置多年后首次启用,有的是运行一段时间关闭后重新启用。 “如果在建设中的铁路线上不同时修车站,这块地方可能不一定能预留得这么充分,也许会被挪作他用,以后想再修车站就比较困难。”从骑行到徒步,“夜袭开封”的流量过山车
“最初出发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旅途。骑在路上,看不到终点,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但是一直去骑,不知不觉就到了。” 2024年11月9日,美团、哈啰、青桔三大共享单车平台发布骑行倡议书,呼吁减少长途骑行行为。当日下午,郑州交警和开封交警相继发布交通管制通告。 刘伟和两位学长决定徒步而行。等走到开封的时候,交警和市民看到他们是举着旗徒步而来,还给他们加油打气。“开封是个热情的城市,我喜欢。”- 02:7
夜骑开封、夜爬嵩山,大学生特种兵都在郑州练级?丨生活节拍
拿下开封“灌汤包”前,郑州大学生已经征服了嵩山。郑州,不愧是大学生特种兵的新手村。十月,他们把嵩山景区送上了全国夜游地最热榜前三,十一月又和开封一起登上全网热搜。高性价比的绿皮火车、电动车和共享单车,让“屁股硬的年轻人”找到了大学生特种兵的专属挑战。 郑州是全国最早建成的“米”字型交通枢纽,出游线路四通八达。从郑州出发,向北骑2个小时不到就能看到黄河,向东骑到开封只需要2到4个小时,往南骑半天内还能在嵩山登顶,坐火车去苏州、长沙、西安、北京夕发朝至。凌晨一点半坐满硬座车厢、凌晨两点堵在山上,每逢周末还有人接力挑战。毕竟“大学生的早八可能起不来,但早市绝不会错过”。穷游富游,都不如年轻时“熬一次夜,爬一座山”更令人难忘。 - 01:3
乔叶:“象”加“予”等于豫
其实文学地理是蛮有意思的。我要如果叫郑州,因为我们读者很可爱,特别爱对号入座。特别爱对号入座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我写作的时候也会自我捆绑,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写作本身就是为了自由,就是最大程度的以最合适的方式抵达某种自由。那么我这时候我要实实地写一个郑州,我把我自己捆绑起来,某些细节对不上又何必呢?我觉得没必要。 但我如果写象城,我还蛮喜欢这个象字的,很早以前河南那边确实有大象出没。同时我也觉得“象”很现代化,当然郑州也很现代化。那类似这样的大城市它就一定就是城市吗?它可能就是像城市,内部很多东西还是很乡土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也打了一个就是谐音且像城。予城就是我的城了,就是焦作这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城,我的城就类似这样的,所以共同构成了一个豫,豫很明显的就是河南。 - 01:5
乔叶:走得越远越能感受故乡情
人对故乡,或者人对老家,我逐渐认识到它对这个名词都有一个非常弹性的一个界定。当时我在被调到县里工作的时候,我就觉得我离开老家了,你现在想想多可笑,其实没有离开老家,后来我都到郑州工作之后,我才认识到说,我原来在县里的时候还是在老家,那么现在我到郑州了,我已经离开老家了。就是焦作市某个县,这个界定来说已经离开老家了,但后来我现在又到北京工作,也好几年,那我才知道说河南其实整个都是老家。前一段又出国,到英国、德国去,觉得整个中国就是老家,就老家这个词是非常有意思的,就人的这种故乡感,我觉得它是有非常有趣的。 我自己有一种乡村情感是我原来不自知的,有媒体问我说说你对乡村的情感,你怎么是由淡薄到浓厚的?我说不,我不是由淡薄到浓厚,本来就很浓厚,没有淡薄,就是它是血脉里带的,它本来就很深厚,只是我之前没有认识到它,并不意味着它淡薄。它就是就是慢慢地被唤醒,是这样一个过程。 郑州暴雨夜有路灯漏电,有市民涉水时倒地
受访者目睹,7月22日夜间,有市民在涉水时倒地。郑州市应急管理局值班人员称,有一人在骑电动车时倒地,随后死亡。 郑州市城市照明灯饰管理处工作人员证实,部分路灯确实出现漏电。为避免发生事故,主城区路灯采取了保护性断电。郑国:夹缝中的奋斗
为了维护一个商人的利益,子产不惜得罪大国权臣,郑国重商与护商的深厚传统,显然不是纸上空文,而是落到了实处。良好的政商关系,使得郑国商人愿意在国家有难之时,不惜代价地站出来,这才有了弦高智退秦军的千古佳话。反之,像商鞅变法后的秦国那样轻商害商,那么,国家有难,商人纵使不敢幸灾乐祸,但要让他们共赴时艰,恐怕是痴人说梦。重新认识强省会战略 耿明斋:“合理”但不是“最好”
实际上一个理性的领导者或学者,主观上都希望在省会之外能有更多中心的布局。多点的聚集就有多个动力,多个动力支撑的区域比一个动力支撑的区域,发展态势应该是更好的。这也是在强省会之外,很多省域布局副中心的原因。就我个人的认知以及对区域发展的愿望来讲,良性的发展应该是能够有一个和省会并驾齐驱的中心存在,像沿海那样,是双中心乃至多中心的。 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跨区域城市群,或者说第二个层级的“第三极”,最有可能诞生的地方,就是以郑州和济南两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