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骑行到徒步,“夜袭开封”的流量过山车
“最初出发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旅途。骑在路上,看不到终点,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但是一直去骑,不知不觉就到了。”
2024年11月9日,美团、哈啰、青桔三大共享单车平台发布骑行倡议书,呼吁减少长途骑行行为。当日下午,郑州交警和开封交警相继发布交通管制通告。
刘伟和两位学长决定徒步而行。等走到开封的时候,交警和市民看到他们是举着旗徒步而来,还给他们加油打气。“开封是个热情的城市,我喜欢。”
责任编辑:何海宁
2024年11月8日,郑开大道一侧被骑行大军占领之后,“夜骑开封”开始降温。视觉中国|图
从开封骑行回来一周多了,张亮的情绪仍然被这趟激情之旅搅扰着。他先是回味,大一上学期刚入校,一度对大学生活有着无限想象,“夜袭开封”具象化了这些想象;接着便是“承接”咨询,不断有同学前来询问攻略和感受,他都一一给出了参考。除此之外,他正常上课、泡图书馆、锻炼身体,恢复日常校园生活。可是没想到,过山车般的后续剧情,让他“震撼”了一把。
“实在太火了,路上全是人。”张亮看到网上视频,路上密密麻麻全是人,自己也惊讶了。他骑行时,路上也有不少同行者,但是还不至于太过夸张。
连日来,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的新闻,刷爆社交媒体。这场最初由大学生群体掀起的骑行活动,短时间内引领一波风潮,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其中,并于2024年11月8日晚达到流量巅峰。
数十万人聚集在郑州通往开封的公路上,形成延绵不绝的人流,更像是一场公众合力完成的行为艺术。骑行活动在收获“青春激情”褒奖的同时,也引发浪费公共资源、扰乱公共秩序的争议。随后,当地市政部门发布公告限流,共享单车公司发布公告进行区域内限行,让这波“夜袭开封”活动,短时间内形成流量过山车。
兴起:“一群不扫兴的朋友”
“最初出发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漫长的旅途。骑在路上,看不到终点,不知道前面还有多远。但是一直去骑,不知不觉就到了。”
郑州大学大四女生刘婷回忆这段旅途时,像是在讲述人生道路一般。2024年11月3日晚上,她在微信群里,和朋友相约在市体育中心集合:“周日出发,周一上午就能回来。”不过,晚上9点多出门,找了很久共享单车,11点左右才正式出发。
天气已经降温,风也不小,但是路上已经到处都是骑行者。“人多了,才有氛围感。”她说。
骑行主要通道是郑开大道。这条连接河南省两大城市的干道东西走向,西起郑州金水东路,东至开封大梁路,全长39.2千米,宽100米。刘婷出发的时候,还只是沿着非机动车道前进,不过已经随处可见骑行的人。“就在你身旁,前面、后边,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日升之屋
热度的来袭如洪水猛兽,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重大事故。恐怕有关部门联想到了韩国人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