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政复议直接纠错率达12.07%
在监督依法行政职能上,2024年全国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综合运用各类纠错决定,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5.8万件,直接纠错率12.07%。针对行政执法共性问题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7114份,附带审查规范性文件1387件。给行政执法“挑”错, 司法部首次点名通报
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规范、选择性执法、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问题依然存在于行政执法过程中。 原国务院法制办,作为政府的一个办事机构,代表政府履行职能、进行层级监督“比较顺畅”。但司法部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代表政府去监督其他部门,需要明确授权”。“远洋捕捞”难洗逐利嫌疑,异地执法应规范丨快评
互联网时代,很多经济活动都是全国性的,当经济行为涉嫌违法时,如何确定管辖权,既避免逐利执法,又避免地方保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禁养犬只伤人,犬主必须承担责任:伤人者人也,非犬也 | 快评
一些错误认知和由此形成的错误实践,应当借由更进一步的立法与执法实践予以纠正。对于如何规范养犬、文明养犬的议题,也可以思考制定全国性法律的必要性。最高法的此次指导案例可以说开了个好头,也为后续的立法与执法立下了标杆:伤人者人也,非犬也。五月天演唱会疑似假唱:应尊重观众要求“真唱”的权利丨快评
面对此次五月天疑似假唱的争议,业界有必要更为精准地给出“假唱”的定义,以更为细致的立法与执法规范营业性演出,同时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障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尊重那些出来质疑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成都“毒狗”者其实在喂鸟:各得其所的根本在于建立明晰权利边界丨快评
近年来因为狗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违法和不文明的养狗行为,引起了大众的反感。矛盾的根本解决,还需要养狗者自觉合法、文明养狗,尊重人的权利;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的权利置于一切之上,减少养狗对他人的干扰。国家应该在全国层面出台养狗相关的法律,严格规范养狗行为,允许小区自主决定是否允许养狗。有关方面应该加强执法,对违法和不文明养狗行为依法处罚。如此,才能确立明晰合理的权利边界,每一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民众尤其是儿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爱狗人士和不爱狗人士乃至一般大众各得其所。国务院要求规范委托行政处罚,“执法外包”当清理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6日《南方周末》)快评丨养狗纠纷不断,“违法必罚”有助定分止争
法律法规对养狗的规范其实并不少,但现实中,除非引起舆论关注,违法养狗者很少受到处罚。“违法不罚”助长了违法者的气焰,只有以更普遍的执法并依法进行处罚作为威慑,“违法必罚”,才能提高养狗者的守法主动性。对无主犬只问题,两手都要硬
不久前,深圳市起草并发布《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养犬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31日。这个规定超过19000字,详尽程度超过以往,也超过其他城市的养犬管理规定,这样的精细化管理,值得赞赏。执法就该全程录音录像
只有执法严格规范、透明公正,才有法律的权威,才有政府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