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臭氧超标,空气考核时可剔除外界影响吗?|清洁空气蓝天日
2021年入夏以来,臭氧污染对优良天数下降的“贡献”明显。以7月为例,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但凡出现污染的,首要污染物全部为臭氧。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有近十年未修订,目前的空气质量数据监测评估上,只剔除了沙尘天气的影响。随着我国空气质量监测评估机制逐渐成熟,以及臭氧治理任务愈发紧迫,建议在评估臭氧治理时,考虑对异常事件、气象等外部因素进行处理。 -
从“强化监督”到“监督帮扶”,监督臭氧治理和PM2.5有何不同?
此前,蓝天保卫战的执法行动叫“强化监督”,2020年,不仅去掉了“强化”二字,还加上了“帮扶”。 专家指导团24小时在线答疑,只要现场有问题,一般不会超过3分钟,群里就会给出回答。 即便在北京、上海,还有江苏、山东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很多基层生态环境部门都没有监测VOCs的设备,特别是县区,如果要用就现租第三方的。 我们在一个化工厂查VOCs的LDAR检测记录发现,台账上记录的第一个检测点和第二个检测点之间时间间隔只有2分钟,而我们步行需要10分钟,检测记录明显是假的。 -
升级打怪的全球难题,臭氧治理的国际经验主要是这两点
万变不离其宗,做好两个协同——区域协同治理和前体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是全球治理臭氧的关键。 在臭氧污染水平最高的日子,臭氧往往主要由当地排放物产生,运输的臭氧仅占很小比例。 -
臭氧攻坚战:肆虐全球七十载,蓝天下的老恶魔
“你们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蓝天白云还告诉我是轻度污染?” 更令人忧心的是,臭氧与PM2.5协同的健康影响,是1+1>2。 治理臭氧和PM2.5 “一体两面,同根同源”。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 -
美国人如何降臭氧?
在认识到臭氧的传输问题之后,美国地方政府开始尝试设立臭氧区域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