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攻坚战:

“你们是不是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蓝天白云还告诉我是轻度污染?”

更令人忧心的是,臭氧与PM2.5协同的健康影响,是1+1>2。

治理臭氧和PM2.5 “一体两面,同根同源”。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为治理臭氧污染,减少VOCs排放,全国多地实施“夜间加油”。2020年7月26日晚,南通市区一加油站工作人员在写有“夜间加油实惠多、践行环保......”字样的宣传板旁为车辆加油。 (ICPhoto/图)

这个夏天,一场狙击战在各地悄然打响。

2020年7月1日凌晨,江苏如皋,一辆白色移动监测车行驶到磨头镇邓高西路附近,监测屏幕上的曲线突然提示异常。

导致异常的是一类叫做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物质,它们是大气污染物PM_2.5和臭氧的前体物之一。常见的VOCs有甲苯、二甲苯等,包括人为源和天然源,人为源来自汽车制造、印刷、涂料、加油站等行业,天然源则来自植物释放等。

这些年,中国PM_2.5得到了有效控制,蓝天变多,联合国曾评价“中国空气治理是可借鉴的范本”。但相当一部分城市陷入蓝天下的新困局。“在天为佛,在地成魔”,臭氧在高空中是“保护伞”,可以阻挡紫外线对地表生物的伤害,近地面的高浓度臭氧污染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臭氧攻坚战中,首要攻克的碉堡就是人为源的VOCs。作为众多攻坚手段中的重要一环,《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于7月1日起实施。

如皋生态环境局的执法人员通过排查,在当日凌晨开出一张7万元罚单,也可能是新标准实施后的全国首张罚单。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7月1日以来,已有杭州、太原等城市开了罚单,金额在2万元-20万元不等。“开罚”,这只是臭氧攻坚战的开始。

健康危害:

臭氧+PM_2.5,1+1>2

“夏季臭氧、秋冬季PM_2.5是挡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形容。

按时间排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会在6-7月“沦陷”,长三角地区6-9月为污染最重月份,珠三角地区污染最重则在9月至11月。

这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苏皖鲁豫交界地区为臭氧污染相对更严重的区域。少雨、光照条件更好,高温低湿有利于臭氧的形成,“更核心的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整体排放物排放强度更大。”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所所长雷宇分析。

放眼全球,臭氧污染并不是新问题。

1943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污染烟雾事件。而臭氧作为始作俑者之一,之后就已被科学家识别。

在中国,1974年夏天,兰州西固石油化工区的民众出现了眼睛刺激、流泪、恶心、头晕等症状。北京大学牵头的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兰州空气中臭氧污染严重,与同时代美国和日本重灾区相当。

事实上,暴露在近地面的较高浓度臭氧污染中,人体大部分系统都可能受到“攻击”。“这种攻击分为急性和慢性,假设你在一个紫外线强烈的夏天走到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臭氧浓度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污染水平,你的眼结膜、上呼吸道黏膜会首先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校对:胡晓菲 胡欣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