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曝光报废汽车黑色产业链,报废车车主为何愿卖给小作坊?丨快评
没有资质的拆解小作坊,不需要合规的场地、设备、专业人员和环保措施,成本比具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更低。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把拆解出的零部件通过伪造铭牌等手段,高价出售,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这些非法小作坊,对报废汽车可以给出比合规拆解企业更高的收购价,吸引车主将报废车辆卖给他们。 解决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的乱象,除了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的不法分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育正规的回收拆解市场,通过经济方法鼓励车主将报废汽车出售给正规的拆解企业。 -
中国漂绿榜(2023-2024年)
“漂绿”,英文为“Greenwashing”,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在《剑桥词典》中,其释义为企业夸大自身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 南方周末在2009年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公共媒体视野,至今已发布9期中国漂绿榜。从谴责到监管,2008年以来,尤其是2022年至今,全球漂绿的监管规则不断完善。 今天,是中国漂绿榜第10次发布。 -
《江河日上》《江河之上》齐上映, 环保剧火了吗?
《江河日上》和《江河之上》,相似的名字带来了“集聚效应”。“任意一部剧改个名字,可能结果就是各播各的,不会被拉在一起讨论,没有这么高的关注。” “敏感、专业、说教、戏剧性弱等,都是以往人们对于环保题材的刻板印象。” 2005-2021年,环保剧数量大概两三年推出一部,2022年以来,迎来“小爆发”,电视剧里的环保问题包括企业排污、水污染、乱砍滥伐、农村环境污染等;主题融合了环境污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林业改革等;主角通常是国企工人、村支书、县长、市长等“体制内”人物。 (本文首发于2024年3月21日《南方周末》) -
本溪28亿元外包“扫大街”背后:国企抢滩环卫市场
43号文后,城投平台剥离投融资属性,开展市场化业务“造血”,亟需新的转型方向。 环卫项目能为城投平台带来稳定的流水和可预期的未来收益,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城投也相对能够容忍应收账款攀升,可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过去环保领域竞标项目需要企业建设,价低者得,现在很多特许经营项目都是建好的,是企业要给政府支付特许经营转让费,实为价高者得。 -
千家假央国企的秘密:百万买身份,假央企变身集团公司
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国资委和各家央国企公布的假冒央企、国企,合计超过1000家,其中,能源、环保领域有672家,成为“重灾区”。被通报的假冒央国企中仍有768家为存续、在业状态。 假冒央国企的一种常规做法是:选择成立年代久远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作为挂靠方,伪造注册材料包装其国资背景,进一步注册成为集团公司,之后继续下设二级、三级甚至更多层级的子公司,层层嵌套,在其中交叉持股、变更股东,修改受益人。 收费依据挂靠央企的知名度和挂靠公司的层级。中介称,最贵的华润,四挂五(挂靠央企四级公司,成为其五级公司)每年收费200万左右,最便宜的中国蓝田总公司,三挂四每年35万。除与央企签署代持协议之外,还会与中介公司签署咨询服务协议,如果出现问题,可协助平移到其它央企,“实在不行没得挂也可以按天数退款”。 在地方一些重大项目中,假冒央国企的身影时常出现。一些“假冒国企”与真国企的关系千丝万缕,甚至出现假冒央企竟与真央企组成联合体拿下了当地特许经营项目的案例。 -
2022年中国漂绿榜
“漂绿”是指企业夸大自身环保行为,并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南方周末自2009年将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公共视野之后,已发布8期中国漂绿榜。今天,是榜单第9次与你相见。 (本文首发于2023年7月13日《南方周末》) -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面对投资热潮,环保企业要分清诱惑和机会
在没有见到数字化的收益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去投资。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没错,固废、能源、供水、排水四大业务板块,都已经尝到了数字化的甜头。 PPP和EOD的商业模式是好的,但是有的项目被包装过,拆分后其实不符合PPP、EOD的逻辑,被包装过的糖衣所诱惑,跟风进入,外部环境一变化,就遭遇滑铁卢了。 环境服务支持社会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民生刚需,我们相信,在经济大环境向好的未来,政府将更加重视环境服务,行业的应收账款压力也会有所减缓。 -
美国IT企业大裁员:码农的好日子到头了吗?行业凛冬已至?
美国的“职场新生态”:人浮于事、办公室政治、人事斗争……日益兴盛,将政治正确、种族问题、环保主义、性少数派主张等理念搅混在公司治理中,甚至有取代业绩成为企业考核标准的奇葩趋势 (本文首发于2022年11月17日《南方周末》) -
第一轮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抵达:应让电动车主承担回收成本
考虑到电动车实际上是有补贴的,而正是这个补贴扭曲了电动车、电池的真实成本。所以,只要取消补贴电动车,把这笔钱拿去给电池行业,支持那些环保合规的企业即可;或者,让购车者额外出一笔钱来补偿电池回收处理的成本,也可以。这样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让电动车呈现出真实的使用成本。电动车发展这么多年,也到了该由市场决定的时候了。 -
环保企业寻“生门”:重奖追债、四处找钱、苦练绝技
一家主营水务的环保上市公司把工程类项目回款情况分成四级,把追收欠款的责任分解到个人,同时出台激励措施,例如每追回100万元欠款就奖励一笔奖金。 疫情前,许多签下的项目主要是基于跟地方政府的“人情”关系,现在“仗义”已行不通了——只有现金就位,或项目有地方专项债等支持,才会考虑投标。 未来环保行业的国企央企会做到大而全,从单一领域向全产业链布局;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做到小而美,修炼内功,提升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有独门绝技,就不愁没饭吃”。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25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