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报废汽车黑色产业链,报废车车主为何愿卖给小作坊?丨快评

没有资质的拆解小作坊,不需要合规的场地、设备、专业人员和环保措施,成本比具有资质的回收企业更低。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把拆解出的零部件通过伪造铭牌等手段,高价出售,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这些非法小作坊,对报废汽车可以给出比合规拆解企业更高的收购价,吸引车主将报废车辆卖给他们。

解决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的乱象,除了严厉打击非法拆解的不法分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培育正规的回收拆解市场,通过经济方法鼓励车主将报废汽车出售给正规的拆解企业。

责任编辑:陈斌

近日,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违规拆解、售卖报废汽车及其零部件的黑色产业链。央视报道第二天,江苏东海县通报称已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连夜开展现场调查处置,下一步将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切实加强和规范市场经营管理秩序。

据央视报道,在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有很多个体工商户在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业务,一些商家对拆解出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通过伪造铭牌等方法造假再出售,拆解过程也没有采取任何环保措施。

目前,中国除了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之外,其他机动车在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后都要强制报废。如此,每年都有大量各式货车、大中型客车、出租车等被强制报废。但是这些报废的汽车中,其实还有不少零部件并没有达到使用寿命,还可以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部分,也可以作为废铁等回收成为回炉再造的原料。

除了强制报废的车辆,还有一些不强制报废的乘用车,也可能因为使用年限太长而被车主自愿报废。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暂不留名
回复

暂不留名

2024-10-12

可以理解,小县城发展经济何其困难,那些发展起来的最初也是靠投机倒把,灰色地带

189****2891
回复

189****2891

2024-08-20

黑色产业,黑心伤人。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小小世界小小人
回复

小小世界小小人

2024-08-18

监管部门懒政,不作为,甚至存在利益输送……一言难尽

189****6116
回复

189****6116

2024-08-18

坚决打击黑箱操作,利益输送,恶意压价。让市场回归市场,让产业在阳光下成长,还市场一片清朗的天!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8-18

缺乏有效监管的行业 最终都会走向野蛮生长

周末真香
回复

周末真香

2024-08-17

商务局和市场监管局确实存在类似领域的职责划分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他们的职责权限

我是马修
回复

我是马修

2024-08-17

同意楼上的说法,不强制报废,新车就不好卖,经济就上不去。这种小作坊存在的根源还在于政府的正向引导和负向强制措施都缺乏,不作为

180****0608
回复

180****0608

2024-08-17

强制报废的是营运车辆,车市场的大头还是私家车吧。

喜欢下雨天

2024-08-17

不强制报废,是不是汽车销量就下滑了,汽车经济就萎缩了😂可不可以取消强制报废

153****2199
回复

153****2199

2024-08-17

节约资源,报废汽车应该可以进行合理的拆解处理

省志
回复

省志

2024-08-17

溯源并不是万能的

南方

2024-08-17

说一千道一万,就一个办法可行——溯源报废车二维码。没有🈚被列为重点失信名单……

南周用户
回复

南周用户

2024-08-17

真应该取消汽车年检,彻底从根上断了某些吸附在这条产业链上的寄生虫

136****2744
回复

136****2744

2024-08-17

应该强制汽车厂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不能一卖了之,生产,使用,报废,回收,全流程参与,有厂商的参与和监督,合法合规的汽车拆解才能更有竞争力,也能降低政府的监管压力。

水中鱼
回复

水中鱼

2024-08-17

冒险拆解,说明被报废的车辆仍有价值

南方
回复

南方

2024-08-17

说一千道一万,就一个办法可行——溯源报废车二维码。没有🈚被列为重点失信名单……

134****7205
回复

134****7205

2024-08-17

黑色产业,既然存在,有合理性,问题是我们怎么规范的问题,手续不要太繁琐,让黑色变成绿色,不只能靠查办,需要的是服务,服务有志于从事这个产业的人

喜欢下雨天
回复

喜欢下雨天

2024-08-17

不强制报废,是不是汽车销量就下滑了,汽车经济就萎缩了😂可不可以取消强制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