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50
“死亡游戏”死灰复燃,怎么会溜进校园?
近日在湖南益阳,一种“死亡游戏”在校园流行。该游戏被称为“梦回大唐”或“死亡三秒”。其孩子在游戏后,迅速晕倒,并曾发出尖叫满脸冷汗,直到第二天还感觉头痛头晕。这种游戏是以特定的动作憋气而造成缺氧休克,产生濒死体验,也因此得名,引发舆论关注。 这款游戏可谓名副其实,按压胸口限制心脏跳动,强行深呼吸憋气引发脑缺氧,进而引起一过性晕厥、呼吸停止、大脑缺氧与心脏骤停,严重者甚至意识丧失、全身脏器功能停止等,直接危及生命。也有相当概率造成大脑永久性损伤。 -
01:2
“大国重器”抢先看,沉浸式感受模拟“阅兵”丨2024珠海航展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2024年11月12-17日在珠海举办。在国防主题馆展厅,各类尖端武器以模型形式展示,带领观众开启一场模拟“阅兵”。除了武器展示外,国防主题馆还配置多种形式互动体验装置。在全域作战展示区,可通过“陆海空一体战”互动游戏,一秒感受战场风云。 -
韩国拟立法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身教言传方能治标治本丨快评
每一名家长都应该了解与关心,孩子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做什么,喜欢看什么书,热衷于玩什么游戏,上网看什么内容,课余时间去哪里玩,实时关注孩子的言思学行,这就需要家长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拓展孩子的思维视野,引导孩子建立正面积极的价值观,逐步培育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与自律能力,这将是从根本上解决上瘾问题的治本之策:一旦孩子的内在精神世界变得强大起来,那么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那些瞄准人性弱点的“上瘾”产品也将不攻自破。 -
“死亡游戏”惊现校园:莫让童年游戏变成“鱿鱼游戏”丨快评
无论出于猎奇、跟风、耍酷,还是因为被迫、裹挟、胁从,未成年人总有一定几率接触到类似游戏,简单的“提醒”“通知”恐怕不一定管用,学校与家长理应从两个方面着手防微杜渐:其一,考虑动用惩戒权,给未成年人建立“死亡游戏碰不得”的认知;其二,从防范校园欺凌的高度来认知类似游戏,严肃看待其中可能存在的校园欺凌因素,以强制专门矫治的手段惩罚与处置相应的欺凌者。 -
网约车罚款,催生沈阳地下保险江湖
提保时捷那天,陈晓宁租了一辆卡车,车上放着保时捷,绕着沈阳转了一天,还停在租赁公司门口直播。 过去五年,他累积下的经验是,沈阳大约6万网约车,每年大概抓3000台,抓车概率只有5%。 他报复同行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目的是开始一场利润更丰厚的游戏。 -
穷小子翻身的危险游戏,没有人是赢家
-
十亿网民该如何规范说话:学者众议国家整治网络黑话烂梗
2020年社会关注的“杀妻分尸”案,网上很快出现了“化粪池警告”“绞肉机警告”这类恶俗的烂梗。传达不良价值观往往具有“审丑”倾向,使用者习惯后审美也会降级。 随着网民扩大和市场下沉,网络语言的社会批判或舆论监督的色彩减弱,反之,恶搞戏谑、博眼球、为了新奇而新奇的情况越来越多,趋向于游戏化、戏谑化和低俗化。 语言发展是一个披沙拣金的过程,一些好的语言表达会保留下来,一些坏的语言表达会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比如“点赞”“粉丝”“雷”已经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 -
02:42
《绑架游戏》x 张哲:我们就是想跟观众玩一场“游戏”,一场精彩又刺激的游戏
-
少女嫁给了游戏里的男人,和他有了个棉花造的孩子
在游戏里找老公,把玩具当亲生孩子养,成了她们学习亲密关系的第一课。 -
“职业倦怠”源于工作意义感的丧失丨快评
职业倦怠更多地与中等阶层/中产联系在一起:有一些钱但不多;相比线下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交往,更喜欢通过线上如网络游戏或线下宠物陪伴来满足社交与情感需求;对工作本身也没有内在的兴趣与天赋,这样的人更容易在工作中丧失意义感,从而导致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