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烟花,记得打扫
大部分高层小区内部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因此居民们都选择到空旷的河边放烟花。
“传统的礼炮式烟花发射完后,大家往往就把底座扔在那里不管了。而‘加特林’烟花的残余物则十分轻便,容易被随意丢弃,反而给收集造成了困难。”
路过的孩童想要加入进来。“他们觉得在参加一场寻宝游戏,甚至会‘保护’自己捡到的垃圾不被拿走。”
责任编辑:汪韬
你放完烟花后,会捡走烟花垃圾吗?
会
45%不会
37%有时会,有时不会
18%2025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的烟花垃圾。“河流守望者”微信公众号/图
花花绿绿的纸壳、竹签、残渣满地,红色的塑胶跑道被烫得青一块紫一块,灰蒙蒙的云层之下,显得格外阴沉。
2025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湖南长沙的靳江河畔,这幅光景映入吴立强眼帘。
享受绚烂的烟花之美后,大多数人拍拍手上的炮灰就回家了,并不在意暗夜里的狼藉。吴立强是“湖湘益起来”的发起人之一,早在2025年元旦,因为目睹河边遍布烟花垃圾的“盛况”,他忍不住拍了一条视频,倡议大家在过年期间燃放烟花后,自觉将垃圾收走。
没想到天下苦烟花垃圾久矣,视频成了倡议,从湖南发展至全国,最终有八十多个组织,三千多位志愿者投入到“2025首届烟花零废弃行动”(下称“行动”)中来。
从山西吕梁、湖南长沙到甘肃兰州、广东阳江,历时24天,行动总共清理近7吨烟花垃圾,在吴立强看来,这一数字哪怕仅仅对一条河流而言也“太小了”。
每年烟花垃圾的总量暂无权威统计数字,但从个别城市数据可窥见一斑。根据当地媒体《江南晚报》报道,仅无锡一座城市,除夕一夜过后,就清理出烟花爆竹残留物八百余吨。
越来越多的城市解禁了烟花燃放,烟花的喧闹也体现在垃圾上:越来越多烟花集中到空旷的河边燃放,使得河流遭了殃;固定底座式的礼炮烟花有所遇冷,而新涌现的网红“加特林”烟花更便携,也带来更细碎的垃圾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