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柏 | 知识就是权力:白晋的西学梦与康熙的帝国策略
康熙对欧洲文字、文学和思想并没有强烈的兴趣,也不太理解。他掌握一些与数学有关系的知识,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但同时要阻挡这种知识向汉人的传播。一个英国人如何成为“汉简研究绕不开的人物”
学者冯立曾撰文总结英国汉学家鲁惟一的学术贡献,参与编撰《剑桥中国史》为其一。其二是鲁惟一作为第一代汉学家之一,教学研究七十余年一直笔耕不辍,是西方汉学界最早重视中国古代出土文献研究的顶级学者。其三,作为中西学术交流的文化使者,他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经典翻译介绍至西方。 鲁惟一认为,历史学者都肩负着两种不同的使命,“一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出版学术著作,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为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提供借鉴;二是面向大众,引领他们对自己的研究话题产生兴趣,为普通大众的知识普及做好引领。多年来,我自己关于秦汉史的研究都是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早期历史,让更多的专家和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早期古代史,以便给他们提供一个可资比较的文化视角,进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朱正 | 舒芜和我
1998年6月22日程先生写信给舒芜,评论我的这本书,信中有这样一句:“朱正可称汉学家,其书深得戴段钱王之妙,兄意云何?”女明星夹子音全网被骂,终究受够了内娱装嫩风
夹子音之前,大众可能对娃娃音比较熟悉,娃娃音可以理解为有些人可能天生声音甜,但夹子音,夹这个词就体现了一种蓄谋。 虽说是故意的,但部分男性对此是相当受用,这不就有人从中发现商机,有新闻报道抠脚大汉学夹子音变萌妹,游戏网恋骗了40个人,在陪玩等行业,夹子音可谓是标配。德国汉学家顾彬:不惑就是知道自己站在哪,要什么 丨不惑 2024
“怀疑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对一份报纸、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这样。到了最后一步,可以抵达事实,相信自己。”记汉学家叶果夫
在中俄文化交流史上,叶果夫算得上是一位颇有贡献的人物。首先他作为苏联国家文学出版社的中文编辑,为介绍中国文学在苏联、后来是在俄罗斯出版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几十年如一日。其次他作为一名俄罗斯汉学家,翻译过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 00:56
钱穆:对国史的温情与敬意丨那年今日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1895年7月30日出生于江苏无锡。他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等,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民国“史学四大家”。 1930年,35岁的钱穆以《刘向歆父子年谱》震惊学术界,后在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执教。1950年,他在香港创立新亚学院。1963年,该校与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合并。钱穆为其亲定校名为香港中文大学,并坚持必须由中国人担任校长。香港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之一,钱穆功不可没。 习近平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
- 00:50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丨那年今日
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逝世。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祖籍广西桂林,清末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虽没有上过大学,但他自学成才。蔡元培读了他的文章《究元决疑论》后,邀他到北大哲学系执教,课堂上座无虚席。后来,他开始从事乡村建设活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的办法,被美国汉学家艾恺称为“最后的儒家”。 对话日本汉学家藤井省三:在东亚和世界文学的关系中审视鲁迅文学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