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4
免费住15天,我们来深圳找工作
2025年2月,深圳将高校应届生来此求职免费住宿的天数,从7天延至15天。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四位入住的毕业生,借此记录这一群体的就业心态。 考公、失业、追梦……在上海图书馆度过冬天
失业者寻找慰藉,求职者追逐梦想,创业者寻找人才,青年学生为未来努力备考……他们在上海图书馆抵御寒冬、蛰伏等待、重启人生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苏州中学招清北生不招师范生,是明智之举吗?丨快评
一地最好的中学不会满足于把课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就行了,好学生本身有更强的内驱力与求知欲,对相应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深入性与前沿性有更高的要求,显然招名校专门研究这一学科的硕博士是刚需。至于教学能力,有些人生而有之,有些人通过实操训练也能掌握,并不需要学习纸上谈兵式所谓的“教育学”才能掌握。再说了,应聘的名校硕博士多,招聘的中学也可以优中选优,把学科天赋与教学能力双佳的求职者选出来。总之,相对于教学能力,更稀缺的是学科能力,后者更需要天赋与智力的持续投入。禁止用人单位限定985、211毕业生:关键在于降低摩擦成本丨快评
从经济学的逻辑看,所谓的歧视,其实有两种:一是效率歧视或假性歧视,二是非效率歧视或真歧视。两者的区别在于,假设企业招了名校毕业生没有招双非毕业生,如果表面上看是因为前者比后者的学历过硬,实际上是因为前者比后者的工作能力强,那么就是效率歧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利;如果明明后者的工作能力比前者强,但仍因为前者的学历比后者好看而招了前者,那么就是非效率歧视,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 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应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摩擦成本,这样对企业与求职者都有利。唯一的底是你留给自己的乐观和坚韧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花钱进国企?原是“关系”圈套 起底求职骗局
不得询问女性求职者婚育状况,云南就业平权再进一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明文规定不得询问应聘者婚育状况。但目前,除北京和云南外,暂无其他省份的地方法规吸纳这一条款。 “招录女性确实要企业替社会承担一些生育成本。”高蕾说,这可能导致女性更加难以进入职场,“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企业增加责任的话,性别歧视问题解决不了。”这届显眼包,流行砸钱在地铁广告上求职相亲庆生
“显眼包们”除了准备好钱以外,唯一需要记住的是,地铁广告虽然开放个人投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想投什么就可以投什么。选调教师三孩可加分:机构该优待育有多孩的员工吗?丨快评
如果民营企业愿意优先招录育有多子女的求职者,应该大事褒扬与鼓励才对。员工生育孩子,有利于自己的家庭,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大概率不会给所在的企业带来实际利益。企业愿意这样做,往往因为老板有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完全没有反对的理由。广州地铁开售个人广告成“e人天堂”,求职男获五十多企业加好友
广州地铁传媒将个人广告划分为“宠、找、炫、谢”系列,如宠爱人、宠萌宠,找工作、找对象,炫才艺、炫家乡,谢家人、谢老师等。 在李嘉宇投放的灯箱上,写着“00后寻找灵魂伴侣”,并附上微信二维码和MBTI测试结果等。共有二三百名女生添加他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