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AI“投毒”:“纠正AI的歧视,实际是纠正人的歧视”
“当AI提取了人类社会的偏见,复制后向人类社会再传播,反过来可能固化人类社会中一些歧视性、刻板性的观念。” (本文首发于2025年1月2日《南方周末》)中毒宠物狗仍在增加:犬主标注防毒地图,警方介入调查
宠物中毒引发不少宠物犬主的担忧,他们开始给宠物狗自制嘴罩,用小车载着遛狗。 宠物犬主开始分享一款地图标注小程序,在上面可以标注“疑似投毒点”等警示性标语,也可以标注“宠物友好商场”。- 01:41
在菜里放抗生素给食客提前止泻?动画揭秘餐饮“投毒”产业链丨重现
南通一酒店为预防顾客腹泻,在“头菜”中长期添加止泻药庆大霉素,事发时已累计售出菜品千余份。2023 年9月,一通举报电话揭开了这一黑幕。涉事酒店没有处方也能在当地药店大批量购买处方药庆大霉素。酒店和药店心照不宣沆瀣一气。有关部门重拳出击,及时遏制行业乱象。 密室毒杀案:六名越南裔游客魂断泰国
发生在爱侣湾君悦酒店的投毒案,不禁让人想起酒店楼下四面佛最初的修建目的。据泰国公共广播服务公司下属网站“Thai PBS World”报道,四面佛是君悦酒店1956建造时,根据占星师的意见修建,主要用于帮助其摆脱厄运。一岁女婴遭投毒,网购铊案追踪
“危险化学品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那些藏在水底下的无序交易,才是罪恶之源。” 我国危化品目录在2015年进行了大修,但修订思路不是扩容而是减少。比如剧毒试剂总数从335种减少到148种,其中,含铊剧毒化学品就从原先的7种减少到只剩硫酸铊一种。 南方周末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虽然购买硫酸铊之外的铊化学品不需要资质,但由于网购铊投毒新闻不断,卖家和平台方对购买铊均“特殊关照”。网传“湘潭大学学生疑遭投毒身亡”,警方通报:室友有重大作案嫌疑
高管毒杀老板一审判死刑:“物理商战”为哪般? | 快评
投毒,或称“投放危险物质”“投放不明物质”,似乎成了“物理性人际争斗”中最隐蔽最弱的一种,或者一种“文明人互害”的手段,但其伤害性却绝不容小觑。游族网络投毒案被告人许垚一审被判死刑
女子给同事投放不明物质:如投毒属实,应追究其刑责 | 快评
无论是天津案还是此次的恩施案,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都不是可以轻轻放过的。只要涉事人是出于主观故意而确实投放了危险物质,而且其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已经实行终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话,即使尚未造成严重危害后果,也构成既遂犯罪,理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此才能震慑那些公共场所的潜在犯罪者,保护公共安全。清华大学投毒案受害者朱令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