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危险印度”的女性,“我是幸运的那个”
在印度,不同宗教、阶级、种姓面临的性暴力和歧视不同。“在社交平台上,‘强奸之国’已然成为印度的标签。但我们应该看到其中的多面性。” “像这样一次可怕的袭击,就能毁掉十年来将‘不可思议的印度’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的努力。” “歧视以一种微妙的形式存在。”德梅洛举例说,当孩子们独自去旅行或穿上了某些衣服时,她会忍不住提醒,“你认为这安全吗?”这种恐惧根深蒂固,哪怕并没有真的发生什么,人们也会保持神经紧绷。 “最重要的是,现实中女性很少主张这些权利。”德梅洛补充解释,印度家庭结构非常紧密,女儿通常不愿意因财产问题与家人发生冲突。甚至他们要签署协议,主动放弃原来家庭财产的继承权。“抓住伪造色情片的男人”:韩国女性卧底“羞辱房”
“如果我身边的男性进了群,他们会用我的名字建一个‘张尼扬羞辱房’,在里面发布与我有关的‘深伪’照片和羞辱内容。”张尼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很多女生的照片、信息是被身边的男友、男同事或男家属泄露的。 在那间22万群友的巨型“羞辱房”中,群主设定了一套盈利模式。所有人都成了大型羞辱房的合谋。“羞辱房内,获取色情内容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拿钱买,二是彼此分享。” 女权网络组织对法院的判决力度不满、厌倦了社会的不公正,决定在互联网上将韩国新一轮性剥削事件推广到全球。“我只允许生理性别为女性的人加入。” 截至2024年9月18日,韩国已接到八百多起与深伪相关性犯罪报警,警方已经逮捕387人,其中八成是青少年。过去三年的警方调查中,六成受害者是未成年人。县城公职“嫖客”与想挣大钱的青年
祁东县的大街小巷,张贴着许多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警示案例。当地有人迷信“与幼女发生性关系能升官发财”。 法院认为,涉案的派出所所长,具有与其年龄、职业相当的认知判断能力,但对被害人是否系幼女,持无所谓的放任态度。 “他两年没到学校来了,上面只说他出事了,到底出什么事情我们也不知道。”犯强奸罪的教师所任教小学的一名在职教师说。能生成任何人裸照的性犯罪,从韩国开始泛滥
在深度伪造技术的加持下,任何人的照片都能被篡改拼接,而且看上去毫无修改痕迹。自己的脸被拿去拍裸照和小黄片这样的遭遇,如果能在韩国出现,那么理论上在全世界范围泛滥就是迟早的事,并且女性往往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伪造身份成为菲律宾市长的华人女生,和她的黑产帝国兴亡史
一系列的证据勾勒出了一段横跨二十多年的跨境犯罪发展史。 一个经商失败的商人,举家移民至菲律宾试图重整旗鼓。这家人的大女儿后来以假身份Alice Guo成为菲律宾一个县级市的市长,以及当地一系列黑产的保护伞和白手套。 表面上看,Alice Guo是一位漂亮而亲民的市长,一名热衷芭比粉和玩偶的女生。而在她的掩护下,黑产园区里不断上演着绑架、诈骗、非法囚禁等一系列恶性犯罪,受害人以中国公民为主,也涵盖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日本等多国公民。 这一系列事件也伴随着2024年菲律宾官方对与Alice Guo相关联的黑产园区的扫荡以及对Alice Guo身份问题听证会的举行,引起了菲律宾举国舆论的关注,并进一步促使菲律宾当局在2024年7月22日全面禁止离岸博彩业务这一黑产高发区的合法存在。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发言人于7月25日表示,这个决定顺应民意,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方愿与菲方继续加强执法合作。 7月26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以“工业园”名义为跨境电诈提供场所等应认定为犯罪集团。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根据郭家的活动痕迹,以及独家获得的数十份菲方资料,逐渐勾勒出了这一事件的概貌。女子诬告男友强奸被判诬告陷害罪:为忠实于法律的检察官点赞丨快评
在日本,为了减轻性行为的法律风险,甚至出现了“性同意”手机软件,在发生性行为前,双方先在手机App上确认自愿发生性行为以及同意的时间、地点和行为方式。虽然这个App很可能是为了讽刺日本刑法有关性犯罪的最新修订的行为艺术,但其在社交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充分显示日本社会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素媛案”强奸犯又被判刑:性犯罪者重犯的几率有多高?
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对赵斗淳出狱展现出担忧和悲观。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人员评估称,赵斗淳再犯的可能性高达76%。而韩国延世大学精神科教授申宜珍表示,他在狱中的行为已经表现出性欲过盛。《老友记》钱德勒一生对抗毒瘾:美国“鸦片危机”有多严重?
毒品导致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包括:毒品对吸食者脑内神经造成破坏,引发心理变态和认知障碍、诱发精神疾病、加剧情绪激化,导致家庭危机、暴力犯罪、儿童心理创伤等问题;贩毒所导致的黑社会犯罪、凶杀等暴力灾难,影响社会稳定,产生洗钱等上下游犯罪。在社会层面,毒品泛滥削减了美国社会劳动力基数,影响美国人口平均寿命;在精神层面,毒品及其诱发的犯罪摧垮传统价值观、泯灭正义良知、毁灭道德、释放人性中的至恶,是具有击垮社会、动摇国本、摧毁后代精神与意识形态基础的毁灭性犯罪。为什么性犯罪的受害者等来一句道歉这么难?丨记者手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死刑为何不能废除?叶诚尘撺掇张波杀两幼子案是又一明证丨快评
最凶恶最没人性的罪犯,当自己生命要被剥夺时,也会想方设法逃脱。这也说明,死刑对恶性犯罪有强大的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