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卷、青团、熏鸡…食物热梗与女性情感困境
“麦琳”们,说出一句“想要”到底有多难?由市井烟火之罅隙,窥见民国人之性情——读《四万万顾客》有感 | 高中组一等奖
陈嘉映 | 最近读的三本书
各类研究越来越强调身体接触对健康生长和良好性情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人际的疏离和禁忌,也由于惧怕传染病,身体触碰越来越少,更不要说轻抚、拥抱、依偎、勾肩搭背。Get in touch本来是触碰,现在多半只是发一条短信而已。漂洋过海的中国古代诗人:从国外“回来”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
诗人们在国外读者眼中的形象,难免经历误读,如同他们的诗作,在西方译者笔下,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形。 一千多年以后,赖特站在波涛汹涌的密西西比河岸边,同为孤独的旅人,他遥想起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曾沿着长江逆流而上。赖特对白居易的身世背景了如指掌,这份异代神交的情谊,已超出对其诗歌才华的欣赏,更多的是一种性情与品格上的契合。高克勤 | 琐忆程千帆先生及其《闲堂书简》
《闲堂书简》内容丰富,举凡治学教学、时事政治、友朋往来、家庭生活等等无不涉及。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多深蕴着的情感,有夫妻之情、父女之情、祖孙之情、师生之情、朋友之情等等,他在信中表达对亡妻的怀念、对女儿和外孙女的慈爱、对老师的感恩、对学生的关怀、对友人的思念等等,充分反映出千帆先生是一个长于情、深于情的性情中人。赵馥洁读《词则》丨“以我之性情,通古人之性情”
陈廷焯说编出一种富有特色的优秀词选,绝非易事:“作词难,选词尤难。以我之才思,发我之性情,犹易也。以我之性情,通古人之性情,则非易矣。”悼汉宝:一位真正的君子丨倬彼云汉
一高一矮,一俊一丑,一雅一俗,我们二人几乎是相对的“两极”。但是,我们两人的性情其实还很接近:我们都不会走极端,也都不会将一句话藏住半句,我们该说的都说,该表达就表达。金圣华:夏日最后的玫瑰丨人来人往
老爸跟老妈的性格,南辕北辙,如果是自由恋爱的话,很难想像这样不同习惯,脾气,爱好的两个人,怎么可能生活在一起,那岂不是等于从前小学算术题中的“鸡兔同笼” 了嘛?偏偏这两个性情迥异的人,就这么在命运安排之下,同甘共苦相依相守了这么多年。 (本文首发于2022年7月7日《南方周末》)学者孟宪实谈武则天研究:政治的事情你不能围绕她的生活作风去看
“很多政治女性情愿实质掌握权力,真正掌握朝廷,而不必非要实至名归,要那个‘名’干什么呢?麻烦得很,所以前面很多女性掌过大权,没有一个女性试着走这条路。”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9日《南方周末》)周国平:我特别赞成双减
善良,洒脱,豁达,幽默,真诚,智慧,就像他在坪山图书馆共读一本书活动中讲解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一个真性情的人,一个真性情的周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