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笔下的世界有几多奇妙? “笔尖上的少年”征文摘选
◉编者按 2021年6月,南方周末在学而思网校的战略支持下发起“笔尖上的少年”征文活动。活动以“把眼里的美好变成笔下的美文”为主题,邀请了著名学者周国平,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徐则臣,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作品》杂志总编辑王十月,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张秋,南方周末社会新闻部主任何海宁,《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蒯乐昊等作为评审团专家与导师,旨在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发现美的机会、一个记录美的平台,展现少年的文字力量。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征文活动收到了上万份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生的投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看到了少年们从体会情感,到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去描述眼前世界的蜕变。他们情感细腻、见微知著,也懂得主动探索,寻找与世界相处之道。这些故事之于少年的成长历程,也许只是一瞬。而他们对于善的肯定、真的呈现、爱的渴望,终会成为通往下一站精彩的珍贵财富。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
N-TALK | 李敬泽:跑步、文学、鹅掌楸
编者按:2020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在北京举行,李敬泽、梁鸿、徐则臣、笛安四位作家发表演讲并现场与读者互动。他们的演讲摘要发表于南方周末2020年12月17日和24日的副刊版面上,经过他们本人订正后的演讲全文,现发表于南方周末App,并附演讲视频,供读者观看。 -
N-TALK | 梁鸿:梁庄十年
编者按:2020年12月11日,南方周末N-TALK文学之夜在北京举行,李敬泽、梁鸿、徐则臣、笛安四位作家发表演讲并现场与读者互动。他们的演讲摘要发表于南方周末2020年12月17日和24日的副刊版面上,经过他们本人订正后的演讲全文,现发表于南方周末App,并附演讲视频,供读者观看。 -
34:55
(视频)N-TALK 李敬泽:跑步、文学、鹅掌楸
我们一谈文学,一定要谈到“我”,那个作家的我,那个写作者的我,那个个性独一无二的我。我们能不能想象另外一种可能? 我们在写作中也好,在阅读中也好,我们的写作与阅读,不是为了证明我的“在”,而是为了体验“我不是我”,体验一种我可以进入一棵树,进入另外的人,进入山上的石头,进入草木,进入树上的一只鸟雀,进入天地的万事万物。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不是我,我是其他人,我是其他的物。我们可不可以想象,会有这样的一种文学或者这样的一种阅读。 我觉得这是可能的,甚至在我看来,这是文学,是虚构与诗最根本最深邃的意义。 刚才我注意到,无论是笛安,还是徐则臣,都谈到了一个“宝藏”的故事,笛安的宝藏是在荒岛上,徐则臣的宝藏是在他们家后门。这是什么样的故事呢?这样的故事不是由任何一个张三李四写出来的,这样的故事是在天地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一直流传的,它是一个没有“我”的故事。也正因此,它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进去的故事。 所以当我们谈到虚构的时候,虚构的伟大意义或者虚构的根本价值,也许就在于它可以短暂地让人们放弃自己的这个“我”,而进入那棵树,进入那个荒岛,进入那个故事,进入那个不是他的地方。 -
28:13
N-TALK视频 | 徐则臣:到世界去
-
N-TALK | 徐则臣:到世界去
-
2020南方周末“文学之夜”:寻找文学的“藏宝图”
2020年12月11日晚,李敬泽、梁鸿、徐则臣、笛安在南方周末2020 N-TALK“文学之夜”,分享了他们和文学的关系。 -
“我们没有失败,只是现在没有成功”
在这个城市,你的孤独无人响应;当你以为你只是你时,所有人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所有人都是你,你也是所有人。 -
就这样进了大学
“跟你一样,我的大学也刚刚开始。” -
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
她把印有马尔克斯头像的冰箱贴和贴着老马头像的便条夹及木头镇纸拿给我看。做工都挺简陋。这就是马尔克斯文化中心?我有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