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真实的语言生活寻求答案丨记者手记
他相信教育的要义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点,“我们往往偏离了语言生活,把外语阅读(也包括其他语言技能)变成了单一的讲词汇、讲语法、串讲课文的过程,把原本鲜活的语言变成了单一的知识灌输。这样的上课方式,即使有再多的课时也是不够用的”“核心目标就是如何让学生真正阅读、思考、交流起来”。 -
如何弱化应试教育的导向?浙江新高考改革观察
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但“个人的兴趣、高校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三者利益要实现统一”。 在考纲取消之前,55岁的数学老师张宏有底气和学生说,“这个内容不考”。但现在任何人都不能讲这句话,因为试题怎么出“你猜不到”。 -
既然难成“名校”,普通学校何不放手试试真正的教育?
在所有人都认识到应试教育弊端,在不得简单以分数和教育教学成绩评价学校和老师、不得宣传所谓高考成绩和状元的教育的新时代,比名校多很多倍的普通学校,为什么不抓住机遇放手一搏,搞真正的教育试一试呢? -
记者手记 | 农家子弟的故事被讲了一万遍之后
最近的《脱口秀大会》里,选手鸟鸟说了一个段子,“普通人都太低调了,不发自拍造成了幸存者偏差,使得网上都是美女的照片。”关于农家子弟的境遇,差不多也是这个道理。 在这个说了一万遍的议题中,关于应试教育的利弊和辩证性未曾有过足够彻底而深刻的讨论。作为苦读的胜者,程猛保持了克制而立体的思考。 -
“读书的料”:农家子弟离开乡村之后
“它不是一个天赋异禀的故事,也不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它是一个农家子弟负重前行、充满了矛盾冲突和困惑挣扎的故事。” 四十多年来,传统应试教育一直处在舆论批判的中心,却又贯穿寒门学子求学始终。 随着这项研究的传播,背景相似的农家子弟慢慢靠拢,他们给程猛写信,在网站写下书评,建起豆瓣小组,彼此倾诉、共情、疗愈。 (本文首发于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 -
《学做工》作者谈中国高考:“我从未见过像他们这样努力的学生”
2014年—2017年,大约有120名学生参加了课程,他们都写了日记,书里使用了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内容。 她很爱自己的故乡,但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同时,她又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属于北京。 传统的“知识”是什么,就人文而言,是精益求精、照本宣科;就科学而言,是应试教育、权威理论。但我认为,还存在一种“世俗的知识”,也就是生活体验和日常文化。 -
“复制应试教育振兴不了乡村教育”
“乡村教育脱离城里的资源和老师去进行学习和模仿,永远无法达到城市的教育水准。” “如何把土地里长出来的教育、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和土地里长出来的历史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后疫情时代’非常重大的一个课题。” “巨大的城乡差距是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在彝族地区的一些公办学校,语文、数学平均分是在及格线以下。” -
民办高中教育第一股:一次应试教育资本化的“抢跑”
第一高中教育集团的招股书援引研究报告称,和政府、地产开发商开展的合作办学,平均能节省65%的新学校开办成本。 -
余华教中高考作文:文学已死乎?普及文学乎?想多了,能否教好才是真问题
“文学已死”的理由无非是作家“不务正业”,竟然“自甘堕落”地做起应试教育的培训老师。殊不知文学写作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其实是很晚近才发生的。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文学创作是“副业”,写作者的生计须依赖其他职业和专长才是常态。今天我们熟知的很多文学家,其实是被“追认”的,在其生前可能连何谓作家都不甚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