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意同乘发生事故,责任争议如何厘清?丨快评
在免费的情况下,要求司机承担对乘客的绝对安全义务,在自然法的意义上是值得商榷的,要么通过乘客自行购买保险来解决问题,要么法律明文规定承认司机与搭乘人之间所签署协议的有效性,让司机免责、搭乘人自行承担责任。更进一步讲,法律与司法实践是一种激励,会改变人的行为,相关判例不可不慎重,以免破坏道德与良善风俗。好意同乘“减轻”赔偿责任,是鼓励还是劝退? | 快评
开车的人搭载朋友、同事,不仅仅可以提升友情,促进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也能减少拥堵和污染,是官方提倡的“绿色出行”方式。法律也应该保护提供同乘机会的司机。但“好意同乘减轻赔偿责任”的规定,看似是减轻司机的责任,但实际上却是在默认司机应该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减轻”其责任。这到底是鼓励司机提供好意同乘,还是劝退呢?快评|好意帮忙倒车出事故免责,法律为“好意施惠”撑腰有助弘扬社会美德
法学界一般认为,好意施惠造成受助者受损害,应该减轻甚至免除施惠者的侵权责任。民法典关于“好意同乘”的规定,也被认为是这一法律原则在机动车交通事故领域的运用“好意同乘”出车祸, 英国让保险公司来赔偿
邻居或者朋友来你家玩,你家楼梯扶手坍塌导致客人摔伤怎么办?这些,都是由各种公私物业的户主责任险涵盖的。 (本文首发于2021年3月18日《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