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降息如何“择机”?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
降准、降息是央行的重要政策选项,以加大宽松力度,稳定市场预期,激发经济活力。 从“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变为“保持物价处于合理水平”,体现了货币政策在目标设定上更加细致和精准。关乎居民51万亿钱袋子,债券牛市会延续吗?|2025年投资市场展望③
基于对2025年宽松货币政策及增量财政政策的预期,被调研机构无一家做出“债牛”行情已经结束的判断。 判断债牛的重要原因是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央行将陆续推出降低存贷款利率(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准)等举措。机构配债需求旺盛仍将延续。 需要注意的是,伴随平滑机制逐步整改落地,理财产品失去了应对未来债市下跌的“缓冲垫”,组合价值的波动将明确反映在净值上。央行“大礼包”来了:降准释放一万亿流动性 降息20BP为近四年最大
央行年内二度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5000亿,效果将脉冲式持续释放
再度降准进一步释放呵护市场积极信号,将支持经济企稳和金融体系流动性稳定。降准降息是否可期?怎么看居民储蓄创新高?央行回应
释放长期资金5300亿,央行降准有何影响?
此次降准力度未超出市场预期,但释放出积极信号。当前宏观经济出现内需不振的因素,并非是紧缩,疫情是主要原因。“稳”字当头,化解“三重压力”?丨报告解读
央行上缴结余利润后大概率会增加基础货币供应,但效果比央行降准好。 “刺激大宗消费只是将消费周期提前,但消费总量并未增多。”陈斌开说,要长期真正扩大居民消费需求,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老百姓增收。央行宣布12月15日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7月1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LPR为何连续11个月未变?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但工具充足
中国央行降息、降准的概率不大,加息、升准的概率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