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完孩子马上走,她们害怕留在医院成为军队攻击的目标”
加沙人希望自己的声音被世界听到,他们情绪激动地站在供水车上,想引起国际救援人员的注意,大声喊着:“快停火,我们要吃的,我们要水,我们要回家!” -
“要么赢,要么死” 加沙至暗时刻
“我爸爸今年本来要来参加广交会。但是,战争改变了这一切。”战争爆发一周,沙里福就失去了多位亲人——“我的叔叔和叔母去世了,他们的儿子和孙辈也不在了,整个家族一起消失”。 10月23日深夜,伊斯梅尔给关心自己的中国朋友安妮发了求助信息。他想向安妮借1000美元,还许诺“战争结束后还给你”。他表示,他和家人目前在一个位于加沙学校中的安置点,但救援机构给予的帮助有限。市面上的食物又少又贵,且需要用美元交易。 “死亡、破坏和流离失所的程度令人震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共关系官员克里斯多夫·汉格表示,该机构在加沙的团队实地探访了北部地区的医院。 “这里的人永远不会离开,要么赢,要么死。” -
土耳其地震:巨灾面前“人人可为,更应人人能为”
地震生命救援的专业要求很高,投入成本也非常高昂,参与国际救援行动还要面临更大的挑战。近十多年来,中国民间应急力量通过参与国际救援不断成长,国家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应急慈善的发展。此次土耳其地震发生后,中国约有17支民间救援队、近600人前往灾区,是中国民间应急力量最大一次规模的国际救援行动。 -
现场直击丨土耳其地震中的国际救援
-
坠机点上空的“红外眼”:热成像如何帮助搜寻残骸?
为尽快解开空难谜团,救援人员操作搭载了热成像仪的无人机从高空俯拍,再利用飞机残骸与周边环境的温度差异寻找幸存者或残骸。“空中红外热像仪适用于大面积、远距离、相对位置不固定的场景,与地面热像仪互为补充。” 国际民航组织公约(ICAO)发布的《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中明确要求,事故最终报告需要包含残骸信息。具体包括:残骸位置分布的信息,以及通过残骸查明的材料失效和部件故障情况。如果残骸能够解释飞机受冲击前发生解体的情况,则残骸也要随报告一同附上。 -
元首外交,凝聚信心与力量(和音) ——抗击疫情离不开命运共同体意识(12)
“总统先生作为疫情发生后首位访华的外国元首,专程来中国表达慰问和支持,充分体现了总统先生和蒙方对中蒙关系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是中蒙两个邻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生动诠释,我对此表示赞赏。”2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同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会谈时表示。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同外国政要会谈会见、通电话,同外国友人互致信函,介绍中方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有效措施,展现中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展示中方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打动人心的是雪中送炭。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疫情严峻时期到访中国,“就是为了展示柬埔寨政府和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人民抗击疫情的大力支持”;蒙古国总统访华,在此前已经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础上,再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以表达蒙古国人民的心意;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愿随时访华,以实际行动体现对中国人民的坚定支持,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达契奇访华……患难见真情。疫情面前,世界与中国站在一起,更加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殊意义与价值。 特殊时期,元首外交凝聚起宝贵的信心与力量。“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把握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将继续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战胜疫情”“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相信经过努力,今年我们仍能实现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外界对疫情形势及其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感到担忧之际,习近平主席的铿锵话语,为国际社会客观理性认识中国疫情防控举措和成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提供了最权威视角。“中方会像保护自己孩子一样,全力为埃塞俄比亚等各国在华留学生提供保障”,习近平主席的感人话语,让世界看到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 特殊时期,元首外交亦体现了中国与友好国家在关键时刻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向西非三国元首致电慰问,指挥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援外行动,在国际上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2015年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习近平主席立即向尼泊尔总统致电慰问,中国政府成为最早向尼泊尔提供援助、最早派出救援队伍的国家之一;201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海啸灾情后,习近平主席第一时间向印尼总统发去慰问电,中国政府、企业以及民间团体纷纷伸出援手,参与印尼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融,国与国本就是这样的命运共同体。关键时刻的相互支持,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患难与共,共克时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在习近平主席指挥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中国发展一定能够恢复正常”“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做得比中国更好”……外国领导人的诚挚话语,展现出各国对中国的坚定支持,更彰显全球命运与共的大义。元首外交,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激励着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凝聚起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与力量。 -
亲历十八天国际营救 中国队员眼中的洞穴大救援
“从人员、装备、成本、国际合作和时间长短来看,泰国足球队的洞穴救援都是前所未有的。” -
卫星、雷达和声呐,逼着马航吐真相
多国卫星纷纷“调姿”对准南印度洋,美军声呐搜索神器“蓝鳍”露面。一场海洋探测技术的竞赛,一场人道主义救援,同时在南印度洋展开。“握手”信息也给国际军工市场敲响警钟:倘若购买的是他国的军机,发动机总是不停地向特定卫星发布“握手”信息,军机的行踪岂不暴露? -
马航声明称空中救援天亮后重启 海上搜救仍继续
3月8日20:05,马航发布第五份声明,称机上所有乘客的家属已经收到通知,马航同时发布了该航班的所有乘客名单。声明还说,8日早上,国际搜索和救援工作已经展开。 -
大连石化为何屡“不设防”
为何国际石化行业安全通行规则一个不少,爆炸、起火事故却三番五次?移植了国际标准的中石油,并没能将这些带血的经验融入自己的日常管理,而承包商监管的缺失和司法缺位,也使企业屡次逃过惩处。“如果一个肇事单位没有得到惩处,拿投资收买政府,对参与救援的企业和群众没有给予补偿,相关责任人没有受到法律的惩处,恶性循环就还将继续,连环爆就还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