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法不能以自行——新慈善法配套三规章解读
9月5日,修正后的《慈善法》正式开始施行。与新慈善法相呼应,《慈善组织认定办法》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完成修订发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从法律规范层面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顾农 | 与世无争的养生主义者嵇康之死:对鲁迅意见的一点修正
虽然嵇康是被司马昭杀掉的,但不能由此得出他反司马昭的结论,只能说他不拥护司马昭而已。这样的道理过去有许多人想不通,研究“竹林七贤”遂多误解。人们往往习惯于按现在的事理而非当时的逻辑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遂多隔膜之论。扎克伯格写信“举报”:科技巨头屈从施压,揭开美国政治丑陋一角丨快评
换句话说,“推特文件”也好,此次的“扎克伯格信件”也罢,它们都反映了一个事实:美国各大科技公司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像美国主流媒体一样,在被施压之下沦为民主党政府控制舆论的白手套,控制言论的逻辑起点并非为读者、用户与选民服务,而是反映了特定利益集团的诉求。它们虽然仍旧打着媒体与社媒平台的旗号,却已经接近马斯克口中的“未经注册的极左政客游说公司”。这一切都在危及美国建国宏大叙事一份子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言论自由),也揭开了美国政治劣化的冰山一角。- 02:53
互送对方进精神病院,到底谁有病?动画重现精神病诊断争议丨重现
因为一次装病“骗药”,山东淄博一名大学生被父母送进精神病院。2021年,服药三年后才确诊精神病的莫楠(化名),被父母送到淄博精神卫生中心强制住院。两年后,为了证明自己没病,莫楠陪同父母前往山东精神卫生中心“体验”,结果父母也双双确诊精神病。 精神病诊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与模糊性,可能装精神病,也可能“被精神病”。莫楠状告医院在住院期间未对他修正诊断。专家鉴定则认为,医方医疗行为不存在过错。最新的诊断不能抵消八年的“病史”,莫楠仍在收集自己“没病”的证明。 2015只“生态杀手”引发的诉讼,中国首例
根据珠海市检察院网站信息,这是中国首例提起公诉的非法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案。就全国而言,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 巴西红耳龟觅食、抢夺食物能力强,主要危害是通过竞争把本地物种排挤掉。 《人民法院报》:刑法修正案(十一)引入打击外来入侵物种犯罪的三年多时间内,该罪名在实践中的适用为零。轻罪时代:从“治罪”到“治理”有多远?
截至2020年《刑法修正案(十一)》通过,新设的35个罪名中,六成为轻罪,对应的刑罚多在有期徒刑三年以下。2024年,“轻罪治理”首次被写进最高检工作报告。 2013 年可以称为轻罪时代的元年。《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近十年的数据显示,2013年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被告人数占比首次超过八成,此后除2017年,这一数据始终维持在85%左右。 2022年起,多地司法机关成立了轻微刑案速裁中心,2024年后,市、县级轻罪治理中心加速成立。河北邯郸3初中生残忍杀害同学,应在法律范围内予以最高刑事处罚 | 快评
2021年3月1日起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进入初中的学生,应该已经年满12周岁。这3名初中生残忍杀害小光,而且事先预谋,手段残忍,事后还掩饰真相,已经符合故意杀人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条件。应该追诉他们的刑事责任,在法律规定的最高限度内判处无期徒刑。这不仅仅是对他们残忍行为的惩罚,也会震慑潜在的未成年犯罪分子。“小修”之下,应急慈善专章入法
使用“引导”“鼓励”“提供便利”“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等柔性表述,显示了修法者对应急慈善自由的充分尊重。 这就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救灾过程中的社会捐赠款物是由应急部门管还是由民政部门管?当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民政部门跟卫健委之间也面临着类似的拷问。 在《慈善法(修订草案)》二审时,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慈善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慈善领域的基本法,施行时间不太长。对大会通过的法律进行修改,多以采取修正方式为宜,没有在法律通过后较短时间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全面修订的先例。刑法新修正案通过:立法司法联动,从重处罚行贿 | 快评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表示,实践中同期判处的行贿案件与受贿案件数量相比严重失衡,行贿人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比例过高,对行贿惩处偏弱。一个适用“冷门”罪名的判例:行贿外国公职人员获罪
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是《刑法修正案(八)》增设的罪名。据公开信息,这是增设以来唯一的公开判例。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了惩治向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以及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两种行为,但是中国刑法仅就行贿作出了相关规定,而没有涉及受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