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从提升公众意识做起
在非灾害时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中国公益组织也开展了防灾减灾类的公益项目,但目前社会公众对灾害类项目的关注多集中于紧急救灾阶段,对防灾减灾领域关注度低,公益组织想要提高公众对防灾减灾的重视并不容易。撞机、谣言与虚假募捐,日本遭遇“新年强震”后
这次是陈慧贤经历的级别最高的地震,而且所在位置靠近震中。“以前地震都没什么感觉,但这次真的完全不一样,会有恐慌感。”她说。 “昨天看街景观光客很少,往年的话估计满大街的人了。” 以防灾减灾体系著称的日本,在此次地震中却状况频出,比如救灾用机与民航客机相撞起火等。 2024年1月3日,日本雅虎在线筹款平台通告称,一个钓鱼网站冒用雅虎网络筹款和雅虎基金会的名称、标识等,为此次能登半岛地震筹款。512·防灾减灾日|声声铭记,生生不息
应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国应急救援和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
日前,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对2019年各类突发灾害事故案例进行梳理,公布了应急救援、生产安全事故各十大典型案例,认真总结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的成功经验,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吸取各类灾害事故教训,提升全社会应急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全国防灾减灾日重磅微视频:《我来》
逃生5秒存在吗?
按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的说法,其地震预警系统为雅安市主城区提供了5秒的避险时间,为成都市主城区提供了28秒。媒体称这是继两个月前“成功预警”云南巧家地震之后,他任所长的成减所再次“成功预警”。不过,在部分地震预警专业人士眼中,成减所最近两次“预警成功”均大为可疑。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不会收费
7月31日,对于北京气象部门和运营商之间短信预警的争议,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陈振林称,“我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是公益性的,过去不收费,今后也不会收费”。然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只是气象信息的一部分,电信运营商还提供收费的日常天气预报服务。遥感卫星十五号成功发射
5月29日15时3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五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遥感卫星十五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我国成功发射资源三号卫星
1月9日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卫星送入太空。“资源三号”卫星是我国首颗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重约2650公斤,设计寿命约5年。卫星的主要任务是长期、连续、稳定、快速地获取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立体影像和多光谱影像,为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服务。卫星用户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泰洪灾死亡数升至373人
泰国内政部防灾减灾厅10月27日公布的最新通报说,持续3个多月的洪灾迄今已造成373人死亡、2人失踪。泰国国防部发言人塔纳贴·萨旺讪说,泰国军方已部署5万多名士兵、1000艘船和1000辆卡车,以备灾情严重时帮助市民撤离。他说,若灾情恶化,泰国科技部长博巴索·素拉沙瓦迪将有权决定是否转移曼谷全市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