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起事件透析中国企业ESG管理盲区 ——中国上市公司ESG管理风险报告(2024)解读
2024年,“善择平台”共收录2754家企业发生的16718起风险事件,这些事件暴露或折射了企业ESG管理的盲区、漏洞和缺口,为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了一个差异化的标尺。 (本文首发于2025年2月6日《南方周末》)一位西北汉子,在肾脏透析前,被幸运地“拉了回来”
回想起来,高先生自觉幸运,由最初的腰部酸困去了医院检查,“否则拖下去,再晚一点可能就要面对透析、换肾”,然后是在妻子协助下雷厉风行地转院,让高先生与张鹏教授偶遇,正是环环相扣的每一步,让高先生避开了自己担忧的最坏的结果。百特携手南航共筑自动化腹膜透析患者航空出行绿色通道
汛期供水保卫战:“这次旱灾给了我们一个教训”
“下午一点多钟,(水压)警报就响了。”当时有二十多位尿毒症患者在医院透析科治疗。医护人员特别紧张,给院长陈国华打电话:“十万火急,就快没水了。” “最难的是找水源,千方百计找水。”彭水县水利局防御中心主任甘涛说,水源地和用水点之间的落差,往往能达到一百多米,需要修建多个池子,一级一级往上输送。 九江市民间打井队老板但松民说,现在他们每天要干15个小时,订单排到一个月以后。最近一个多月里,差不多打了五六十口水井。 “光消防车哪里够用,所有家伙都得上。”甘涛说,市政的洒水车和卡车、村民的农用机动车,都被调动起来。 (本文首发于2022年9月29日《南方周末》)疫情下屡现“透析难”,社区血透卡在哪里?
“透析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靠近病人,病人到透析点之间距离越长,死亡风险就越高。”人们理应对透析机构进社区怀有更多的尊重和善意,“透析病人有各种各样的难处,尊重现在的病人,就是尊重未来的自己”。 社区血透在海外尤其欧美发达国家已成趋势,但国内血透一直以来都是公立医疗机构的专属业务,直到2011年政策闸门才开始松动。种种原因叠加,民营透析机构步履蹒跚,独立透析中心占比约为11.6%。 透析中心如何应对高传染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如何开辟应急透析区适应最新防控情况、如何调配透析资源、互认互通检验检测结果等问题,值得每个医卫人员重视和总结经验。 (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21日《南方周末》)西安“封闭式管理”24小时:囤货、考研、送药、扫码
西安全城封闭管理3个小时后,陕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出申请借考公告。借考意味着本来要在西安考研的学生,需要选择异地考点参加考试,而两天后就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日子。“陕西发布”消息称,全省各级部门正在紧张有序统筹协调考务安排、交通出行、安全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保证近17万考生安全参加考试。 为了能顺利出入小区,一位透析病人提早找单位和医院开具了相关证明,“把能开的都开了,总比没有证明好”。但与病友交流时才意识到,最大的问题是公共交通停摆,自己没有私家车,如何去到医院? 疫情时代,健康码已然成为最重要的通行凭证之一。“在全员核酸检测的特殊时期,为了减轻系统压力,建议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展码、亮码,在出现系统卡顿时,请耐心等待,尽量避免反复刷新。”透析社会组织领域腐败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一份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报告中指出,社会组织领域的腐败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查处和监管力度与群众的期盼要求有一定的差距。血透机的一连串秘密
以反倾销为武器,国产血液透析机生产商对进口商发起了一波进攻。与昂贵的机器相比,生产商从不起眼的透析管等耗材上赚取的利润同样丰厚,并且不用处处受到管制。这个捆绑销售的模式之所以盛行,土壤则是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形成的利益同盟。一周高论(20131219)
有机产业支持者说有机食物安全。但过去10年,数千人因为食用有机食物而住院,数百人死亡。2011年5-6月,来自德国一家有机农场认证的有机食物导致一场波及16个国家的大肠杆菌流行,53人死亡,数百名幸存者必须终生肾透析。这种大肠杆菌来自人的粪便。自助透析之困:不在难而在利益垄断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科原副主任医师周光达说,血透作为肾功能的一种替代疗法已应用于临床几十年,确实含有较高科技含量,也有一定的风险。但是,这些因素被夸大了,其背后原因主要在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