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下,洱海边:追忆华中大学的似水年华
烽火连绵而弦歌不绝,到1939年底,日占区的高校,除十四所留在原地外,十七所被迫关闭,二十五所到租界或香港避难,另有五十二所迁到内地——五十二所中,就有华中大学。但是,如果站在历史的高度看,不幸又是幸运——他们的内迁之地,诸如华大的喜洲,浙大的湄潭,同济的李庄,它们是幸运的。 历史上,内地对滇西的文化输血事件,最重要的有两起:一是杨慎发配保山。一是华中大学西迁。自西徂东:秦国崛起的四级跳 | 古国多少事②
从牧马起家的附庸,到雄踞西北的大国,再到以虎狼之师扫荡六合的强秦,六百余年间,秦人枕戈待旦,不断东进。“九都八迁”的背后,西犬丘、雍城、栎阳、咸阳,秦国跃迁进程中最重要的四个节点,如同眼花缭乱的四级跳,折射出这个尚武民族如何通过不屈不挠的迁徙、蚕食、扩张,从而吞吐八荒,席卷宇内。 作者先后四次深入甘肃和陕西,寻找沧桑岁月遗落的蛛丝马迹,试图从废墟上、典籍里,还原秦国的崛起之路……东数西算:为降低国家算力成本,算一笔大账
“‘东数西算’解决了中国数字经济和算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使原有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国家算力成本会大大降低。” “在西部拿1000亩地,不如在东部拿50亩地。”刘以宁说,西迁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经济问题,投资需求也是企业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企业在贵州建数据中心,贵州出了能源补贴政策,让企业可以用贵州便宜的电给全国提供数据服务,但税却不一定交给贵州。” (本文首发于2022年3月10日《南方周末》)自西徂东:秦国崛起的四级跳
从牧马起家的附庸,到雄踞西北的大国,再到以虎狼之师扫荡六合的强秦,六百余年间,秦人枕戈待旦,不断东进。“九都八迁”的背后,西犬丘、雍城、栎阳、咸阳,秦国跃迁进程中最重要的四个节点,如同眼花缭乱的四级跳,折射出这个尚武民族如何通过不屈不挠的迁徙、蚕食、扩张,从而吞吐八荒,席卷宇内。 作者先后四次深入甘肃和陕西,寻找沧桑岁月遗落的蛛丝马迹,试图从废墟上、典籍里,还原秦国的崛起之路…… (本文首发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习近平陕西行丨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西迁精神”背后究竟蕴含着一段怎样的故事?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勉励西安交大师生:继续发扬西迁精神
溯流而上: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从135810复制)
即使大地陆沉,也一定要浇开自己的花。溯流而上: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即使大地陆沉,也一定要浇开自己的花。苦难催生奇迹——重走浙大西迁路
八十年前,为避战火,浙江大学走上一条漫长的“文军西征”路。诗城奉节:十年后,搬迁未完成 (从22468复制)
为了避让逐渐升高的水位,三峡古城奉节现在仍在寻找着生存的新路。十余年来,围绕新城所在,奉节已三度易址,当人们最近得知县政府将可能又一次西迁后,少有人能够说清这座小城的未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