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宇宙级的虚惊过后,警钟依旧
从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的终结,到20世纪初西伯利亚通古斯的惊天爆炸,再到不时划破夜幕的火流星,宇宙的警示从未真正远离。 小行星撞击兼具“灰犀牛”的长期潜伏与“黑天鹅”的突发难测。面对这一“罕见却致命”的威胁,全球防御拼图正在拼合。 “小行星防御不是某个国家的‘单打独斗’,而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行动。”龚自正说,小行星防御的战略意义在于,它如同一把巨大的雨伞,将全人类凝聚在其下,共同抵御“漏雨”的威胁。金星:从宜居到“炼狱”的演变
一项研究揭示了金星的悲剧性演化路径,它表明行星的宜居性极度脆弱,微妙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天堂”亦会沦为 “炼狱”。小行星或撞地球:虚惊一场,还是严重威胁?
一颗直径40米至90米的小行星可能会在八年之内撞上地球,经多个权威天文机构计算,其撞击概率均超过1%,最高动态概率达2.3%。小行星要撞地球?概率比你家的娃考上985大两倍
人类发现一颗小行星,预计有可能在2032年与地球相撞。浩瀚宇宙中,一颗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钟南山星”
这是我们当代最应当敬仰与追随的科学之星。这个行星的摇篮,藏着太多的秘密
科学家对距离地球最近的一片行星形成区域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研究有望为我们提供解开太阳系诸多谜团的钥匙。2024,日本“月球登陆赛”进入倒计时
“近年来,日本‘登月梦’过程起起伏伏,后来可能调整了策略。”日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登陆小行星,成功之后再反过来尝试登月,这也是一种“曲线登月”的途径。陈楸帆的全球飞行:从联合国气候大会到ChatGPT,两大行星级议题交织
当人们谈到AI,常说应该让AI与人类的价值观对齐,“但问题是人类社会内部的价值观都不对齐。” “到最后人类还是不可能被如此简单机械地还原成一堆数据。”人类讲故事的能力,提供了让我们能够超越个体去凝聚共识,完成更复杂、更大规模的工程的可能性。 “在之前那个草根互联网时代,已经出现了所谓新中心化的局面,而在即将到来的AI时代、大模型时代,会更加中心化,但这之后可能又会迎来一个新的去中心化的时代。”星际迷航般的传奇:“冥王号”采得小行星“贝努”样品归来
“阿波菲斯”是比“贝努”更小但更危险的小行星,其直径约370米。在2029年将从距地球约3.2万公里处高速掠过,这比距地面3.6万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还近,有2.7%的概率撞上地球。天文学家新发现一颗绕双恒星运转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