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个案例,多个政府部门被立案调查背后:反垄断的硬骨头
自2022年3月开始,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的专项行动,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公布63起行政性垄断案件。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已公布6起行政性垄断案件。 通报的行政性垄断案件主要集中在城管、医疗、教育、建筑等民生领域,这些领域行业监管特征明显,行政机关在管理过程中可以直接进行资源配置。 反经济性垄断主要是技术问题,判断是否实质性妨碍了市场公平竞争,难度并不大。反垄断的硬骨头其实是行政性垄断。 -
国企垄断本地殡葬拒绝中介被判违法:警惕行政垄断隐蔽化丨快评
由行政权力指定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实质上与行政垄断别无二致,都是靠行政权力来垄断市场,只是戴上了一副“公司”的白手套。对于这些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用企业”,不能与一般竞争性市场中的企业等量齐观,而应以对行政垄断的警惕来审视。 -
快评|西安停车服务中心窝案再次警示:缺乏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温床
通过行政权力垄断市场,又对资源分配权缺乏必要的监督,拥有资源分配权的个人很可能会寻求将自己手中的权力变现。公共资源,应该更多交给市场来分配,减少行政权力分配的环节,以减少腐败的机会。 -
快评|“市容巡查人员”“格杀勿论”雷语事件,更应关注执法外包问题
以创新、探索的名义,将部分行政权力“外包”给不具有行政执法资质的机构甚至公司,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并不少见。比如一些地方交警部门把交通监控设备的运营维护交给第三方公司,甚至约定以所查处违法罚款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维护费用。对此应该清理整顿了。 -
拿行政性垄断开刀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官网公布《关于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过电邮或邮件提交意见的,主题要注明“行政性垄断规定公开征求意见”字样,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19年2月15日。 -
税收法定,呼唤人大担责
税收法定,意味着税收立制思想的更新、征税权的约束、纳税人权益的保护。这些都有赖于对行政权力的约束。这需要人大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 -
权力清单之后,责任清单也来了
“无论你要求减少30%还是70%,部门拿出来的往往是次要的审批事项,即便命令削减的,也会通过备案制、承诺制等形式复辟回去。” ,而是与有关部门的争执。 -
政府职能转变需多些“减法”思维
行政权力的下放,不能是从政府下放到行政化色彩浓厚的行业协会。这种放权,对经济社会发展没太多益处,比原来的政府审批危害更大。原来的腐败是官员与行贿者之间的“二元腐败”,但“二政府”出现后,有可能变成加入中介组织的“三元腐败”,更难以发现和查处。 -
二手房交易:“公办”中介惊魂
为遏制二手房交易乱象,北京出台新版二手房交易平台。尽管政府的本意并非要做地产中介,但政府的监管职能是否要通过强制性介入市场才能实现?如果不划清行政权力与市场的边界,后果很可能是政府的手越伸越长。 -
发改委反垄断局了解“电影7折限价”情况
日前,针对“电影票优惠价不低于七折”一事,发改委反垄断局已介入了解情况。王晓晔表示,电影局的《征求意见稿》内容涉嫌利用自身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竞争,涉嫌行政垄断。主管部门出台这样的文件可能是不懂《反垄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