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眼镜到底有没有用?
许多人患有的数码视觉疲劳,其实是长时间盯屏幕引发的眼部不适。在数字时代,蓝光可能不是导致糟糕睡眠的唯一元凶。 (本文首发于2021年2月25日《南方周末》)蓝光杨铿当选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民营经济先进个人”
蓝光志愿者:让公益成为一种常态
蓝光公益三十年启示录:中国民营企业的慈善进阶之路
网课热潮带火的防蓝光眼镜,选择不当反而更伤眼
“该防的不防”&“过度防护”——野蛮生长的“防蓝光眼镜”
百度指数显示,2020年2-4月“防蓝光眼镜” 的搜索指数,创下2011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防蓝光眼镜往往被打上“抗疲劳”“抗辐射”“防近视”“健康护眼”等标签。 蔡建奇曾带领团队对四十多款防蓝光眼镜进行调研,发现约有20款存在问题,主要出现“过度防护”和“该防的不防”两大问题。 自防蓝光概念兴起以来,防蓝光领域一直缺乏统一标准,虚假宣传、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屡有发生。新国标将蓝光划分为4种不同波长的光谱范围,分别制定了光透射比要求,以此保护人体。 (本文首发于2020年7月16日《南方周末》)手机屏幕的蓝光可能使人加速衰老
手机、电脑、LED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都会发出大量蓝光。在智能设备逐渐普及的近十年来,很多人养成了从早到晚长时间看手机屏幕的习惯。这些行为背后可能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蓝光上榜《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全国仅1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