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绿色奇迹:从98.5%的荒漠化到80%的植被覆盖
从“荒漠”到“能量场”:鸿蒙布道师,撬动一场变革
2019年8月,高校老师徐礼文收看了HDC华为开发者大会。这是“鸿蒙”的名字第一次正式走入大众视野,当晚,徐礼文彻夜未眠。- 03:22
北京沙尘暴最前哨:孤独的气象站
风起额济纳,沙落北京城。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度被认为是北方沙尘暴策源地。在这片荒漠中,拐子湖气象站已孤独地存在了六十多年,属中国仅有的两个沙漠腹地气象观测站之一。目前气象站有3名气象人员和1名厨师。在这里,用站长魏新东的话来说,是“寂寞型枯燥”。 杭州:游走在数字消费王牌与美食荒漠之间
打造数字消费之都,杭州已准备多年,建立了雄厚基础,并且数字消费正成为杭州的优势赛道。可以断言,“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未来愿景,其中必有杭州的身影。荡漾出一湖碎金:“美食荒漠”背后的杭帮菜
杭州真的是美食荒漠吗?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东南形胜”图更胜从前,如何才能让杭帮菜蕴含的诗情画意不再化作一场落寞的空欢喜?医学生拒赴偏远地区实习,法国“医疗荒漠”问题难解
过去十年来,法国医疗荒漠问题愈发严重。法国议会2022年3月的一份报告发现,近600万法国人没有固定的全科医生。 “医学生似乎被当做一种廉价劳动力,被派去医疗荒漠区解决其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曾经的荒漠,如今的绿洲
荒漠猫:地球上最神秘的猫科动物 ——神秘正消去,研究仍不足
荒漠猫喜欢的玩具也和家猫类似。韩雪松曾琢磨着如何采到荒漠猫的基因样本,就找了一根长棉棒,顶端类似海绵,“家猫看到这种棒状的、毛乎乎的东西都喜欢玩一下。”他抱着试试的心态在洞口插了几根,没想到,第二天再去时几根棉棒都已经被咬烂了。 荒漠猫和家猫的“自由恋爱”,育出桀骜的后代是小事,需要警惕的是,这很可能会给荒漠猫带来灭顶之灾。 荒漠猫的研究还很缺乏。科研资金普遍更倾斜于大型动物。“大型物种一般长得比较漂亮,更能引起人的注意,而小型动物往往不被重视。” (本文首发于2021年7月22日《南方周末》)专访中国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长卢琦:“我们只治理‘人造’沙漠”
“我们治理的,是距今一万年以来新增的沙漠,称之为人造沙漠。”因为这些沙漠(化)的形成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沙尘暴是个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没有沙尘运输,我们的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沙尘暴和土地沙化没有太大的因果关系,再强调一遍,沙尘暴是个自然过程。” 要树立一个新理念,“沙漠是资源,大漠也美丽”。荒漠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