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进入3.0时代?专访香港大馆美术馆掌舵人皮力
“中国最早的像成都的上河、沈阳的东宇,第二代像OCAT,再往后像时代美术馆,今天已经长成新的东西。……但我觉得第三代可能要强调,除了艺术家表达意见之外,怎么样能够成为公众交流的平台。”看看欧洲艺术的“另一半”,斯特凡·杰罗夫斯基艺术展亮相广东美术馆
跨越六十年:人工智能的创意之火”展览在泰康美术馆盛大开幕
探索人工智能与创造力的边界,开启沉浸式艺术体验王璜生:怎么做好一个美术馆馆长?
“如果谈岭南,谈广州,我更强调一个综合的文化形象,广东的生态比较活跃,也更强调个体的生命活力”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盛夏的“果实”|南周文化榜
2024年7月文化榜: 电影:《锔瓷》 图书(虚构类):《故事终结》 图书(非虚构类):《病非如此——一位人类学家的母女共病絮语》 综艺:《喜人奇妙夜》 展览(当代艺术):“相地堪舆:图像、田野和地理的诗学”(广东时代美术馆) 展览(文博):“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上海博物馆) 特别关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推荐人: 胡亮宇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电影研究者 索耳 青年作家,“《钟山》之星”文学奖得主 罗丹妮 资深图书编辑,《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何天平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陆思培 写作者、策展人,任职于广州美术学院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 颜海英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东时代美术馆归来:一个民营艺术机构生存样本
在中国,民营美术馆的主要投资方有三类:房地产商、金融企业、收藏家。过去二十年中,在国家主流体制之外的当代艺术机构,其自身存续的生命周期,深受投资意向变动、经济运行与社会激变的影响。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学术研究与场馆运营的双平衡,对美术馆人的考验变得更为迫切。王绍强:新广东美术馆会让你感到惊喜
广东美术馆新旧馆将错位发展,各自发挥作用:二沙岛旧馆聚焦广东的近现代艺术,白鹅潭新馆聚焦当代美术、国际美术的研究以及大型展览的呈现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画家罗一平:“边界对中国画的发展约束特别大”
罗一平忧心的是,“水墨画的同质化太严重,学黄宾虹就是黄宾虹,学陆俨少就是陆俨少,重基础不重发展……每一个古人其实都有自己的当下,每个古人向前发展的时候,考虑的很大的问题就是当下”。一观众从三楼看展坠亡,广东美术馆通报
独家专访法国北方省省立马蒂斯美术馆馆长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