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璜生:怎么做好一个美术馆馆长?

“如果谈岭南,谈广州,我更强调一个综合的文化形象,广东的生态比较活跃,也更强调个体的生命活力”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陈雅峰

(受访者提供/图)

整整两个多小时,都没能看完王璜生的个展。他在一旁边走边讲解,不作多余的停歇。装置、绘画、影像、水墨等作品呼应展览名中的“七重旅途”,被分别放在七个展区,占领了汕头美术馆的两大展厅。从一个展厅走向另一个展厅的过程中,王璜生也不愿浪费这个空间。墙上挂满了艺术界人士对此次展览的评价,就连上楼的台阶截面,都被贴上了标语。

展览包含了他年轻时打响名声的“珠江溯源记”。1984年他考美院落榜,连隔年的准考证都没拿到,一气之下决定和好友出走。在汕头老家,他们各自骑了一辆老式单车,“从这里出发”,跨越3300公里,从入海口骑向珠江之源。那时他便已展现出蓬勃的表达欲,在七十多天的苦旅中,他仍给初恋女友(也是后来的妻子)写了累计9万字的信件,沿途拍了七八百张照片,并画了近100幅画。

更多的则是他近年来的创作。儿时差点被带着偷渡去香港,他的某件作品便是模拟那番场景,有探照灯的光线,有海浪翻腾的声音。他身上长出了海的勇猛与包容,面对机遇、选择,都是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新冠疫情期间,他的创作道具五花八门,有遛狗时在小区垃圾堆捡的整张床垫,也有烟花燃尽的废盒,还有在海边看中的渔夫们用来养生蚝的彩色浮标瓶。

兴许是几十年担任美术馆长的经验,他的观众意识已根深蒂固。走到任何一件作品前,还没等旁人开口,他便会主动将创作背景、材料、方式、表达意图等等悉数掏出。比如用纱布作画,是因为它呵护生命、愈合伤口的功能,本身的肌理又很好看,让人想到生命脆弱如浮尘。想不到也没关系,作品旁会附上详尽的文字说明。

与过往城市巡回展不同的是,此次在家乡,王璜生还展示了许多他二十多岁时在汕头青年美术协会的“超地方”的尝试。那时担任副会长的他与一群年轻人“自我组织”拉赞助、出彩色会刊和画册,在上面发表文章,谈论抽象绘画、观念艺术,比“85美术新潮运动”都要早。

他感慨那段青春时光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自1996年担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正式开启了在美术馆系统的职业生涯,中途调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2019年重回广东担任广州美院美术馆总馆长,并建立了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近30年里,他靠着敢为的精神,亲历了国内美术馆事业的发展,参与了全国美术馆行业形态的构建,是在发展与困境的交互中成长起来的美术馆人。

2006年,“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大型摄影国际巡回展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博物馆开幕(受访者提供/图)

爽快入场:美术馆馆长新身份

收到出任广东美术馆副馆长的邀请时,王璜生还在广东画院做着专职画家的美差,在他之前很多人都拒绝了这份前途未卜的机会。当时尚在筹建的美术馆无疑是个面目模糊的新事物。但凭着学习美术史论时对一些国外美术馆的了解,他隐约明白美术馆其实是围绕着相关的作品、经典的东西,展开新的讨论、反思,并将学术研究和成果进行出版、传播的重要阵地。

“因为谈到一些研究和重要的研讨会,都会想到是哪些美术馆办的。国外美术馆作为一个公共和学术的机构,是有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