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亿纾困基金遭追偿?西王集团为何推不动债务和解
地方介入齐星集团风险化解,解除了其与西王集团等企业的担保关系,不再追究担保企业责任。 纾困基金设立,主要是为了帮西王集团化解流动性风险。 “截至2022年年底,西王特钢等传输通道城市内的钢铁企业,均完成了关停转移退出。” -
武汉出租车公司控诉无人驾驶网约车抢饭碗:自动驾驶时代已来?
武汉的“萝卜快跑”,法理上仍是“测试”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短时间内似乎还不用担心无人驾驶网约车砸了出租车与网约车的饭碗。目前出租车与网约车司机营收与纯收入下降,与行业市场状况乃至与整体经济状况有关,前述出租车公司请愿信中提出“给企业减少部分税费”,倒是必要的纾困措施,当地政府或可以考虑。 -
重庆市政府纾困民企,原市长曾总结了三条规矩|政经十事
-
“一带一路”十年,国税总局局长谈如何共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中国仅2018-2022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就超过11万亿元,成为助企纾困政策中最具“含金量”、经营主体受益最明显的政策手段。 针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共建“一带一路”,王军提出三点倡议。 -
内地县市频遭投资欺诈:退税为何要比补贴好?
早期招商引资,中央和省市没补贴,县级财政也没钱,他们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土地和税收优惠。政策性减税几乎是退税,企业要先自己活下来,在市场中赚到钱,足额缴税后,年底再返税。这既给政府纾困解围,也很好规避了骗子企业——骗子青睐于补贴,只需材料精心造假,不用到市场博斗,就能获取真金白银。 -
中国信达入场,化解贵州地方债
中国信达将通过组建50人金融专家团等措施,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风险、助力国企改革、房地产纾困等方面,与贵州开展合作。 “今年,一家国有银行对公司上亿的债务做了展期处理,时间超过十年,而且免息。” -
力推百亿美元债务重组,只是融创求生的第一步
处置资产在爆雷前更有意义,与AMC合作只是项目层面的资金流入。 对于房企而言,各地政府提供的纾困资金也是一笔笔新增债务。 “没有新资金注入的重组方案都不具备实质性作用。” -
化解公立医院二万亿负债:十一载纾困未竟,疫情雪上加霜
与历史扩张负债相比,本轮债务危机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已出现经营困难,不得不举债发工资、偿付货款,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医院。“需要特别留意那些没有买设备、没有盖楼还亏损的医院。” 对于很多公立医院来说,举债成为扩张的唯一选择,因为“不负债就扩张不了规模,不扩张就没有竞争力”。 国家卫健委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称,当前,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逐渐加大。国家卫健委正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合理控制运行成本,降低负债率,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22日《南方周末》) -
纾困郑州富士康:十万用人缺口的招工背后
按照一个小时30元的工价,11月13日以后入职的派遣小时工累计出勤60天,总收入预估25600元,发放时不要求在职。 河南大学副教授陈肖飞对郑州富士康一位人力资源主管做过三次访谈,对方表示,“短短一年时间内能招募如此多用工者,也许只有河南能办到。”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力度,以前上级的要求比较死,落到基层,半强迫的色彩就很浓了。”他说,“后来无论是开会通知还是文件传达,用词就没那么硬了,我们跟基层传达的也是‘自愿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