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搞“法律独立王国”:求解跨区协同立法难
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2023年年底,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向郑州、开封、许昌、周口等四市明确提出协同立法任务,以解决上下游标准不一致、管理不统一、治理不同步等突出问题。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强调要“指导地方探索区域协同立法”。“邯郸埋尸案”顶格判决:未成年人犯罪不能一判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丨快评
邯郸埋尸案判决标志着中国司法对待未成年人犯罪向“惩戒矫治并重”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立法、司法机关有必要一方面完善刑责年龄,威慑潜在的未成年人罪犯;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判了之或一放了之,要把专门矫治教育做好,教育与挽救未成年人罪犯。全国人大代表汤维建:保障骑手权益,单独立法更合适
“有就业无门槛、有劳动无单位、有上班无下班、有报酬无工资、有伤残无工伤、有风险无保险、有问题无监管、有纠纷难维权。” 如果将“新就业形态”关系全部直接纳入到现行劳动法体系中,容易引发用工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字体维权频现“天价赔偿”:版权保护还是碰瓷致富?
在著作权领域,“碰瓷式维权”的主体被称为“版权蟑螂”,即基于原始取得或继受取得(也称传来取得)的作品著作权,以诉讼相要挟的方式进行版权运营,以牟取不正当利益。 学术界也有观点认为不应将维权行为“污名化”,立法初衷是保护知识产权,但实践过程中难以避免被滥用。这不仅仅是字体版权的问题,也不是单一国家存在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全国人大代表田轩:加快个人破产法立法,破解对赌协议中创始人连带责任
目前对赌协议运用已经呈现过度化趋势,甚至有滥用风险。风投有异化为“类债权”投资的趋势,甚至被戏称为“变相高利贷”。 在对赌协议中,要求创始人个人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界定和完善的配套机制,可能对创始人个人的权益不公平。 设立全国性的个人破产法是解决对赌回购问题的重要一步。加快个人破产法的立法进程,能为创业失败者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减轻创业者的个人债务负担,合理规避“终身负债”风险。2025国家立法抢鲜看
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检察公益诉讼十年,专门立法正当其时
办案领域已经从最初的基础民生领域,如生态环境、食药安全等方面,逐步拓展到特定群体保护、市场经济秩序、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等。 检察公益诉讼法立法涉及诸多利益关系、多方利益主体,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存在理论争议,在立法技术上需要充分与现有法律协调对接,这些都决定了立法难度较大。男子花18万闪婚仅半天新娘不见了:涉嫌婚姻诈骗,应严肃追责丨快评
这起事件再次显示,在现实中“借婚姻索取大额财物”的“彩礼纠纷”有不少已经涉嫌婚姻诈骗。一方面,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相应的制度性建设以约束这类现象;另一方面,公检法机关也应加大力度打击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让法律长出牙齿,震慑居心叵测的奸宄之徒,建立正向的循环,维护婚姻家庭价值观,保护各方在婚姻中的合法权益。人口贩运受害者变施害者,如何界定是否有罪?
国内很多像杨泽琪这样前期被骗去当地的人,后期都会从受害者转变为施害者。这已构成了诈骗罪。但关键不在于是否骗取到资金,而是施害者到底是自愿还是被强迫。 公安机关千辛万苦将施害者抓捕回国,但后续的证据收集、定罪处罚其实困难重重。这和我们相关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立法相对滞后、缓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