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养老最难的堡垒”: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热议农民养老
经测算,农村居民作为中国收入水平最低的群体,消费倾向较高。“如果这个群体的养老金支出能够增加1万亿元,就可以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为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1%的增长。”预计达90亿人次,2025年春运人员流动将创历史新高
2025年春运铁路整体客流将稳定增长,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运增长5.5%。 从出行结构看,自驾出行将稳居主体地位,预计达到72亿人次,约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单日峰值或创历史新高。“稳增长扩投资”,两家央企获批发债5000亿元
此次发行开创了央国企大规模融资用于“类政府债”项目投资的先河。 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国务院批准的“稳增长扩投资”相关用途,重点支持“两重”“两新”项目投资。 相比国债,央企发债无需经过人大审批,流程更短,操作更灵活。佛山市长白涛:佛山对制造业的钟爱矢志不渝
坚决扛起“经济大市要真正挑起大梁”的政治责任,全力完成全年GDP增长5.5%等预期目标,以佛山的“稳”“进”“立”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央行降息发力稳增长,房贷利率有望下调
南周对话芜湖市市长宁波:畅聊早餐会上,总能收获好点子
2022年,芜湖市全年GDP增长4.1%,总量继续稳居安徽省16个地级市第二位,仅次于省会合肥。 “芜湖是一个产业之城,我们正围绕优势产业加快促进集群形成,近年来招引和培育的大项目、好项目屡创新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们举办‘畅聊早餐会’的初衷,是搭建一个亲清政商关系的平台,在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邀请6名左右的社会各界人士吃早餐,边吃边聊。”南周对话莆田市市长林旭阳:民营经济是莆田发展的支柱
“民营经济是莆田发展的支柱。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把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时隔两年,为何再提“稳增长”?
“三稳目标指明了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点,2022年经济发展增速与目标增速间存在差距,因而在2023年,稳增长是首要目标,进而通过稳增长带动稳就业。” 21世纪初,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周黎安发现,地方官员介绍辖区情况时,热衷于引用当地GDP和相关经济指标在省内或市内的排名。“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发布国家、省、市、县四级GDP统计的国家。”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和同事设计了一套基于微观数据的出口质量测量方法。根据这套方法,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至2012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提升了30%;从2012年至2022年,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又提升了25%。 “我们的确摆脱了对单一年份GDP增速的关注,有更多精力聚焦长期增长。”张南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外界都是近两年注意到我们的增速,但如今的产出大多是五年前打下的基础。”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科技部部长谈ChatGPT:中国也作了布局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各个地方对制造业投资进一步加大。我们要鼓励工业大省勇挑大梁,支持各地加大制造业发展,为稳增长多做贡献。”顺丰王卫拿5亿给员工发红包,股票涨停身价反增215 亿
顺丰控股上半年增长“亮眼”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实控人王卫也被传拿出巨额资金维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