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者周光召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曾写道,周光召“视野宽阔,影响力深远……是一个完美的儒家思想践行者”。 不少青年科研工作者第一次见到他,难免有些拘谨。他总是笑着说,“不必客气,叫我光召”。 -
伦理指引严防“基因编辑婴儿”,六年反思带来哪些改变
《人类基因组编辑研究伦理指引》:对生殖细胞、受精卵或人胚进行基因组编辑研究时,严禁将编辑后的生殖细胞、受精卵或人胚用于妊娠及生育。 “伦理先行”的治理意见,打破了以往科学研究“先做后管”的常态,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伦理风险的重视。 “目前法律明确后的要求,也是此前科研工作者的共识,并没有超出认知理念。” -
季强:古生物界“搅局者”
季强认为自己的跨界出于求真之心。他批评学界那种“山头”的划分窄化了科研工作者的视野和格局。“譬如,一个搞恐龙的人到野外科考,发现了一块和他研究领域无关的化石,常常是不管的,就是拿回来也扔在抽屉里,浪费了珍贵的研究材料,也耽误了很多重要研究的进展。” -
严管经费是对科研工作者的最好保护
2020年1月初,吉林省松原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贪污罪名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300万元。因为案件涉及知名科学家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在科学界和教育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
饶毅“举报信”背后:学术科研造假的冰山一角
饶毅如往常一样分享着学术文章,他的社交平台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而外界正因他的一封草稿信而沸腾。 2019年11月29日,一封饶毅写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的信在网络上流传,内容涉及质疑三位科研工作者涉嫌学术造假,迅速发酵为“饶毅打假事件”。信的落款时间为11月28日。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饶毅称该信“没有发出,有过草稿”。至于它如何传播出去成了谜。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这封草稿信最初出现在四百多人的微信群里。南方周末记者多次联系饶毅,试图了解事件经过,但未得到回应。 -
阿尔茨海默病:真正的凶手找到了?
结果将会是徒劳的——也许你很难想象科研工作者会用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的研究结果。但2019年3月21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渤健(Biogen)和日本制药公司卫采(Eisai)在联合发布的一篇通告中使用了这样的字眼。渤健和卫采宣布,停止继续进行两家公司联合研发的药物aducanumab的Ⅲ期临床试验。 -
在中科院物理所玩科普的年轻人
他们是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平均年龄25岁。在“中科院物理所”这个微信公号平台,这些幕后的科研工作者第一次站到台前,将科普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
华大基因CEO尹烨自辩:“把我们往卖国贼写,能不生气吗”
从理论上讲,做成生物武器的可能性极低。针对某一“人种”的基因武器不太可能实现。 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遗传资源,但是现在大型的生物信息数据库都是国际的,没有中国自己的。一旦国际上对我们关闭了数据库,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就什么都查询不到了。 -
要真相,不要洗地
这名教授与女儿合作写论文且自己只是第二作者给人的联想太丰富了,免不了瓜田李下的猜疑——母亲帮助女儿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是为了让女儿获得两所大学自主招生的优先考虑。 -
企业家在转型社会中要有担当
青霉素不是洛克菲勒发明的,但是洛克菲勒基金里的科研工作者发明的;协和医院是洛克菲勒对中国的援助项目之一,在中国排名第一。洛克菲勒靠自己及家族的行动,向社会证明了企业家如何对待财富。作为企业家,应该在社会面临倒退或危险的时候站出来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