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科院物理所玩科普的年轻人

他们是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平均年龄25岁。在“中科院物理所”这个微信公号平台,这些幕后的科研工作者第一次站到台前,将科普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责任编辑:周建平

刘广秀和纪宇直播验电器测摩擦起电的实验

“手机爆炸和什么有关?”“小飞象的耳朵要多大才能飞起来?”“方便面为什么是弯的而不是直的?”……

你偶尔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开始“胡思乱想”,又无法从《十万个为什么》和百度搜索中找到确切答案,你像处理不成型的文案一样,把零碎的疑问丢到电脑的废纸篓/回收站里,甚至提不起劲去清空它们。

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中,一群年轻人把这堆看似无聊的问题一个个捡回来,以科学之名寻找答案,复原好奇的记忆碎片,直到你脑海中的问号再次喷涌而出。

他们是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平均年龄25岁。在“中科院物理所”这个微信公号平台,这些幕后的科研工作者第一次站到台前,将科普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

从2016年4月起,三年中,他们收到78万粉丝的25957个问题,累计解答了1200个与物理相关的疑惑。问答专栏只是传播科学的渠道之一,做实验、讲段子、开直播……他们尝试用所有最流行的新媒体解释科学,向大众传递“科学也可以很有趣,很好玩”的理念。

他们称之为一场科普“革命”。

“我们可要培养中国物理的未来呢”

“科研工作者平时都在干什么呢?泡实验室?还是45度仰望天空?”这是一个网友在中科院物理所公号后台的留言。

虽然这不是个有关科学的疑问,但问答群里的同学们觉得还是有必要“科普”一下,一个人这么回复:“做实验,写代码,推公式,买仪器,搭仪器,申报仪器,报账,上课,讨论,辅导学生,参加组会和学术会议,访问交流,申请基金,搜文章,看文章,写文章,投文章……”

这是博后李治林近八年的日常。早晨八九点到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头埋进二三十平米的仪器里观测拓扑材料的晶体生长,同步查阅文献、调试程序和记录实验数据,再将各项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进行编程分析,除去在食堂吃饭那会功夫,李治林通常要呆到夜里10点左右。 

在外人看来,这个拥有14名院士和568个研究项目的地方是物理学的前沿圣地。李治林习惯于三点一线的日常,和这里的多数人一样,除了献身于科研事业,没有其他嗜好和专长,也没想过自己还能做点别的。

另类的故事始于成蒙的偶然邀约。

2014年11月,成蒙博士毕业留所进入管理部门,第一个任务就是创建和维护研究所的微信公众号。

此时微信公众号已发布两年,成蒙观察到,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公号的数量屈指可数,内容主要以招生、政务信息和科研成果等为主,阅读量维持在三五千。

物理所在专业领域的名声不需靠公号内容评判,教授和专家的精力又集中于科研和学术,难有稳定的原创输出,成蒙思虑再三,决定学习今日头条对信息流分类导入、推荐的办法,将自己喜欢的物理类科普文章转载到物理所公号上,保证公号的日更运营。

持续一年的更新为公号带来十万粉丝,也带来意外的困扰。随着粉丝基数扩大,后台经常收到各种问题,“太阳为什么没有蒸发掉?”“网上说薛定谔的猫既死了又活着,那么薛定谔的猫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贰东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