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张图看懂全球近十年来最强地震丨漫热点
据缅甸 3 月29 日消息,缅甸强震已导致曼德勒地区694人死亡,1670人受伤。这场7.9级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该地震发生位置位于实皆断裂带上,实皆断裂带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摩擦碰撞产生,该断裂带该是缅甸活动性最强、规模最大孕震断层。7年发生800多次地震。 早在2011年,就有日本科学家预测曼德勒附近可能发生7.9级左右的地震。近年来,缅甸当局也多次发布预警,但地震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又神秘的过程。目前以人类的科技手段,精确预报还做不到。这场7.9级地震不仅考验着人类的防灾智慧,更在叩问: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能否超越国界与分歧,构建人类共同的良知。从基础研究经费到“拎马桶”问题,上海代表团审议预算报告现场
在2025年的预算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金量增加百分之八点几,基础研究经费总量增加百分之十几。”他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自由探索的最主要来源,也是大部分青年科学家能够承担的第一个国家项目。在这个意义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金量“增加得有点慢”。多方携手商业核聚变,人类能否驾驭恒星的能量?
工程师与科学家、科研机构和商业企业纷纷携手商业核聚变,人类能否驾驭恒星的能量?2030年会是一个关键时点。从量子计算机到脑机接口,科幻与现实的界限模糊不清
很多科学家认为:人脑就是能在常温下运行的生物架构量子计算机。人脑的工作机制不同于0、1二进制的电子计算机(所谓“非黑即白”),而更多是在“混沌”模式下,瞬间做出极为复杂的判断与选择,匪夷所思又巧夺天工、浑然天成。微构工场:科研成果产业化,这么快?!丨未来产业调研系列
30年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走出实验室,有资本的助力,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也有商业、工业界专业人才的深度参与,共同成就了一个科学家创业、高校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的样本。超薄地壳,透视地球的“窗口”
科学家在大西洋赤道区域发现一处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异常薄的海洋地壳,厚度仅为4公里。中国首个聚焦女生科学教育的盛会——欧莱雅中国科技女生赋能论坛暨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教育论坛召开
iCANX国际科学家联合会主席张海霞:“把年轻人的创造力逼出来”
成立国家科学家联合会,其实是回归科学家的初心,把科学知识和智慧分享给世界,带动世界向前走。从历史上来看,正是一批批科学家愿意无偿把知识和智慧奉献给世界,才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 iCAN比赛与其他赛事的不同,是要让学生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真正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教育一直在教学生解决别人的问题,但只有让学生从无到有去想一个新点子,亲手实现,并得到认可,他才能真正成长。 芯片是很成熟的产业,如何生产几纳米的芯片,要么就是踏踏实实去拜师,以大国工匠精神做得更好,要么就只能另辟蹊径。一个需要沙和尚般的吃苦精神,另一个则需要孙悟空式的天马行空的创新人才。怀孕对大脑的深刻影响
科学家第一次持续观测到怀孕对女性大脑产生的影响和变化,包括对认知、情绪和记忆的影响。孕期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大脑灰质减少,白质增加。这些变化未必是坏事。面对蛋白质难题,这次有了空前强大的新工具——透视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第13次颁给了蛋白质结构相关的研究工作。这次,科学家有了人工智能这个空前强大的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