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奶奶送1.8亿”为假:“网络炫富”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耐人寻味丨快评
对于“网络炫富”的认知,本身也应分层次来讨论。努力创造财富代表的是向上提升的工作伦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大动力;反之,期望“一夜暴富”或是不择手段致富,反映的则是向下沉沦的伦理。弗兰西斯·培根在随笔中有感而发,“别为炫耀而追求财富,只挣你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施之有乐且遗之有慰的钱财。但也别像修道士那样不食人间烟火,对金钱全然不屑一顾。”在“网络炫富”盛行的今天,这段写在四百年前工业革命前夜的隽语仍不失为持平之论。 -
多巴胺女孩风靡一时,这届潮人迷上了彩色搭配?
随着“多巴胺穿搭”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86岁的爷爷参与“多巴胺穿搭”挑战,也有各地消防版、校园版、宠物版的多巴胺穿搭……事实上,时尚不只是关于衣服,也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表达,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文化的观念和取向。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多巴胺穿搭”为什么开始流行。 -
母亲节关注职场妈妈:养育孩子的满足感和职业成就感,我能不能都要?
中国拥有庞大的女性就业人口,其中大多数正处于生育年龄。妈妈们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对国家而言,有益于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家税收;对妈妈们来说,能提升她们的社会福利,促进女性经济独立,并提高实现社会价值的成就感。而让职场妈妈们有更多信心面对“工作-家庭”关系的挑战,需要足够的外部支持。对她们来说,首先要平衡的是“既不是好妈妈、也不是好员工”的压力和挫败感,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的是政策上的支持,然后带来社会文化上的改变。 -
日本,在“安倍口罩”收获一片嘘声之后
日本抗疫现场的“内松外紧”(对自己人松懈,对外国人警惕)并非他们小觑新冠肺炎的危害性,不过是早已有之的社会传统惯性使然而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哪怕在一系列并无强制性的政府运筹之下,日本疫情目前也尚未出现人们原先担忧的那种爆发式增长,整条疫情曲线高开低走,似乎已经迎来第一波疫情的尾声。 究其原因,我们不妨从“小政府、大社会”这一社会文化视角来尝试解读一下。 -
30岁,她们为什么不结婚?
不知你是否为“为什么要结婚”找到了答案。是顺应社会文化约定俗成的规则,是妥协于生育年龄,是听从父母的安排,是找个人共同承担生活的风险或获取某些利益和资源,还是,为了爱情? -
文化部严查"儿童邪典片":下线动漫视频27.9万余条
坚决保护未成年人文化权益,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
《演员的诞生》是“撕”出来的吗?
“撕”并非人的天性,而是后天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社会属性。 -
这是一份胆小鬼测评书单
不同国家、地域和民族的社会文化差异决定了恐怖小说的内容,它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某个特定人群的真实面貌,隐藏在中日美恐怖小说背后的到底是什么? -
中俄关系:如何定位其“特殊性”?
对外不宣布结盟,但在涉及双边自身安全、重大的全球和地区事务、联合国及其它重要多边外交场合、关键的时间点这四个方面,中俄双方一致对外。只有建立双方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相互依赖的纽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两国关系止步不前的状况。 -
当“你懂的”成为公共语言
“你懂的”为什么如此广泛运用?在公共生活中,既然是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为什么不能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呢?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便是当今社会文化心理中的犬儒主义,越来越多的人看穿了和讨厌起说真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