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思无邪”到“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评诗、论诗,让儿子学诗
《诗三百》的内涵,却可以无穷无尽,其原因就是因为周代封建贵族引用《诗》,在礼仪和外交场合,都是采用一种“断章取义”的方式。 -
下跪磕头是华夏传统礼仪吗?古人跪坐,起立才是重礼
古人认为下跪是休息,跪拜是轻礼,起立才是重礼,关键就在于动作幅度:现代人休息时习惯坐凳子椅子,起立只是起身的第一个动作,既常见幅度又小,自然会被作为轻礼;而从坐凳子转为下拜,要先起立,然后跪下,最后行拜礼。动作剧烈幅度很大,自然会被视作重礼。而古人休息时本来就是跪坐的,下跪只是坐下或起身时的第一个动作,幅度很小且很日常。下拜也只是坐着的时候,顺势弯下腰抬个手,也不是大动作,不给人以强烈的尊卑感。反倒是起身离座,动作很大而且刻意,是非常隆重的礼仪。 -
名字巫术:汉族的避讳和少数民族的连名
原始人对待名字的两种方式,其实也就是史前巫术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做一些事来求福,即所谓宗教仪式,是文明礼仪的来源;另一方面不做一些事来避祸,即所谓宗教禁忌,是道德戒律的来源。 -
你不知道的文科微专业:紧跟时事政策,为体制培养人才
西南大学一位相关负责人称,课程设置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下,让学生在如何应对面试、如何写作等方面具有基本的礼仪和文化精神”。 与公务员报考相关的微专业的确很受学生欢迎。多所高校其他文科微专业的老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负责的课程时常面临无法开课的窘境。 -
迎新岁有“傩礼”:驱鬼驱疫得平安,祈来年风调雨顺
新年之前举行大傩驱鬼驱疫的礼俗,最迟在东汉已经成为朝廷认证的礼仪,天子百官和众多人群都要参与,是迎接新岁的重要程序。起源于中国先秦的傩礼,对后世中国和周边国家的民间习俗有深远影响,其核心精神便是驱逐瘟疫,希望来年风调雨顺,迎接平安。 -
罗杰的告别丨北美灰姑娘
做到不给别人痛苦和麻烦,那可不仅仅是优雅外表和社交礼仪层面的表现,而是包含着独立、尊严和牺牲精神的高贵人格。 -
推行分餐制不仅为了卫生,亦是复兴中国的古老传统
成语“举案齐眉”也是这么来的:东汉人梁鸿家贫而好学,他的妻子每次给他送饭,都把案举得和眉毛一样高。这说明分餐不仅是贵族宴会的礼仪,也是汉代普通家庭的习惯。虽然后来明朝强调恢复唐宋制度,但也只是宴会时严格分餐,家庭内则是分餐与合餐并存。明朝人在画“举案齐眉”时还因此误解,让梁鸿妻子举着一张大方桌上菜,可谓膂力惊人。 -
清华硕士进职校,看见“差生”标签背后的故事
对于我的研究,校领导都觉得无所谓,他们希望我的身份能带来一些光环,也特别配合我,给了我很多空间去观察真实的职校生活。 我印象深刻的一门法律课,前半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道德和礼仪,后面才是更有实用性的劳动法内容,但直到学期快结束,老师还没念完教材开头。 很多家长可能会天然地把抚平创伤的重任交给学校,希望孩子能够在这里获得新生。但职业教育承担不了这么重的责任。 -
分餐而食,宴饮千杯:长沙马王堆再现汉初饮食礼仪
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可见两千多年前、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家餐桌上的“排场”。 -
劝酒文化:从贵族礼仪到服从性测试
王导是老好人,虽然酒量很差,但怕出人命,被喝得烂醉。王敦铁石心肠,见石崇一连杀了三人,还是面不改色不肯喝。这次酒会,其实是暴发户和老世家的心理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