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育支持政策对谁更有效?来自5413位育龄女性的调查
从未生育过的女性可能对生育支持政策的敏感度不强;首次生育的女性对育儿更为紧张和在乎,单一的经济支持政策很可能无法提高其生育意愿;完成过两次生育的女性生育动力更强,可能更注重生育支持政策的实用性。 -
当社会鼓励生育,她们写下成为母亲的爱与痛
“女性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她可能既想要自我,也想要一个孩子。” “女性在生育中面临的困难在一代代女性中都停留在个人叙事,但生育这个‘黑箱’是可以纳入公共讨论的。实际上,青年女性无论在什么阶段要做生育决定,都需要这样的讨论,” -
13条举措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丨政经十事
-
她们想知道,究竟是谁在生二孩?
生二孩的原因五花八门,养二孩的境遇殊途同归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不得询问女性求职者婚育状况,云南就业平权再进一步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明文规定不得询问应聘者婚育状况。但目前,除北京和云南外,暂无其他省份的地方法规吸纳这一条款。 “招录女性确实要企业替社会承担一些生育成本。”高蕾说,这可能导致女性更加难以进入职场,“如果只是一味地给企业增加责任的话,性别歧视问题解决不了。” -
亚太地区何以成为生育率洼地?扭转价值观才是关键
如何在尘世喧嚣的现世,重建信仰、信念,在价值观层面和文化传承方面,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爱慕,而不是继续鼓噪“三国杀、韩式罪案剧、族群仇恨、性别对立”等底层互害思维,恐怕真是世纪级的艰巨人类工程。 -
选调教师三孩可加分:机构该优待育有多孩的员工吗?丨快评
如果民营企业愿意优先招录育有多子女的求职者,应该大事褒扬与鼓励才对。员工生育孩子,有利于自己的家庭,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大概率不会给所在的企业带来实际利益。企业愿意这样做,往往因为老板有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所以完全没有反对的理由。 -
七夕有感:不婚不育,个人自由还是社会问题?丨快评
结婚生子与否,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不婚不育是个人权利。这诚然是对的。如果一个社会,不结婚生子的只是极少数,他们也不试图把自己的选择美化为一种更高更好的价值观,也不至于影响社会的存续,那不结婚生子就不是一个社会问题。但如果一个社会,不结婚生子的数目与比例持续上升,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存续,那不结婚生子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
低生育率的首尔正在吞噬韩国?“老鼠宇宙”实验启示大都市之殇
韩国经济起飞没多长时间,就来到了人口即将寂灭的临界点,首尔会不会成为人类版“25号宇宙实验”?能给旁观者什么启迪或警示?或许,人类的智慧将使自己避免“The Mouse Universe”厄运?未来人类再也无需父母,而只需要精细胞、卵细胞、遗传工程、人造子宫、AI教师、机器人保姆?如果真有“人间25号宇宙实验”,那意味着灭绝?还是文明跨越性新生?疑问似乎太多了,让我们以哀矜之心,静看首尔和韩国的未来有无转机吧。 -
如果人造子宫量产婴儿意味着什么?“新单亲家庭”或涌现丨快评
所谓“生恩没有养恩大”,这话通常使用的场景是孩子被收养,不过可以更进一步解释为孕育胎儿的成本远低于婴儿出生后到成年的抚养成本,即孩子生出来容易养大难,这是堕胎与弃婴产生的机理之一。男女缔结婚姻的主要动机正是为了共同抚养后代,有钱的男性或女性本来就有能力承担孩子生与养的成本,如果他们能够直接从市场上定制自己的孩子,九个半月后从人造子宫工厂抱回来就行了,婚姻对他们来说就不是必需品了。 所以,人造子宫的普及会首先改变富人的婚姻家庭形态,或会出现有钱的单亲爸爸或单亲妈妈怡然自得独自抚养孩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