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再生养家庭能否纳入政策补助?丨两会圆桌
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失独家庭再生育都不能再享受失独家庭经济补贴。据调查了解,当前处于困境中的失独再生养家庭父母普遍年纪在50岁以上,而孩子普遍仍在读小学,面临“隔代抚养”的经济与精神的多重压力。
责任编辑:钱炜
2022年9月19日,山西运城盐湖区西城办社区网格员在富源社区福泽园小区看管车库的失独夫妇赵临生的居住地读报,分散其失独的痛苦。(视觉中国/图)
全国人大代表廖莎调研时认识了两位失去独生子女的高龄妈妈。她们失去独生子女的时候分别是五十多岁、四十多岁,她们通过试管婴儿、领养的方式重新养育孩子。
廖莎发现,失独家庭由于年龄和经济能力等问题,再生育和收养均面临重重困难,许多人被迫选择代价高昂的试管婴儿等措施,而一旦再生育成功,将面临长期的抚养压力。
更为尴尬的是,根据国家颁布的失独家庭扶助政策与地方的相关实施办法,全国范围内,绝大多数失独家庭再生育都不能再享受失独家庭经济补贴。只有少数省份,如广东省,在省级实施办法中明确失独家庭再合法收养一个子女的,仍可享受失独家庭经济补贴。
事实上,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删除了再生育和收养子女即不能享受补助的限制性条款。但实践中,仍沿用此前颁布的失独家庭扶助政策,对新的法律条款没有真正落实。
2023年、2024年的全国两会,都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将失独再生养家庭纳入扶助范围、完善扶助政策。2024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答复失独家庭再生养代表来信时称,将加强研究论证相关政策。
南方周末记者获悉,2025年的全国两会,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单独或联名提交有关失独家庭再生养的建议、提案。
就失独再生养家庭现实困境、政策困境、未来进路等问题,南方周末记者邀请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农业农村局植物保护工作站站长蒙全、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云岩分公司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廖莎、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陈澄、山东烟台矢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进出口部课长兼工会主席王雁、湖北荆门市东宝区牌楼镇来龙村党总支书记胡为义等5位全国人大代表深入探讨。
全国50岁以上失独母亲近300万
南方周末:当前,失独家庭群体大概有多大规模?
王雁:根据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刘旭阳博士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
麦饼 美食17369711896
都是苍老的面孔,带着个一脸稚气的娃娃,论年龄差孩子们应该喊他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但他们却是孩子们真正的爸爸妈妈。这种无奈的选择,非正常的组合,却愣被奉为“正常家庭”,这些曾经失独的老爸老妈们,现在一边疗伤,一边艰辛地从头把娃养大。都是应该在为自己养老的这把年纪,来从头生娃养娃带娃,喃说这能是正常家庭吗??? 其实他们是失独家庭,他们是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是二胎三胎家庭,按年龄,他们也是三代抚养家庭,从实际来讲,他们哪个扶助政策都符合,然而他们却一个好政策都没享受到过,一切的优抚政策都是绕着这个再生养群体而行。 不过我一直坚信,正义只能迟到,永远不会缺席,望上级官员,听民生,解民义,从实地出发,早日把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这些再生养的这个弱示体纳入抚助计划,还他们公平公道吧。 岁月不绕人呀,他们实在是等不起了,在此也非常感谢各位有心的代表们,每年都在为再生养这个弱示群体讨公道,发声[握手][抱拳